謠言的沃土



我們說「謠言止於智者」這句話,其實不是止於單一智者,而是指人們應該要成為智者,針對特定言論做多方的意見參考,然後依據自身之常識,判斷該言論是否為真,這個「常識」是哪裏來的?當然個人與其他人互動的種種,依據其他人的思,明白在正常的情況下,他人會怎麼判定,然後自己會怎麼判定,他人包含自己,會如何共同判定-當然最後依然會是以自己的意見為主,因為就連自身思考的「他者」,依舊是自己構築來的.
 
但是當他人的意見,很明確、即時的出現在自己身旁,那麼他就可能取代思維中的「他者」,因為那是無比的真實,勝過於我們的模擬,當這些他者具備一定的人數,意見又有同質性的時候,那麼,極有可能就會勝過自身之判斷,我們會立即相信當下他人所建構的事實.
 
因此曾參殺人,即使曾參對於曾參的母親,是一個重要他人,他母親對於曾參的思維模擬,雖然很有把握,不過一個人說,兩個人說,三個人說,這些人都會取代掉該母親對於曾參的具體認知,所以曾參的母親最後丟下梭子,害怕的逃走了.
 
謠言是怎麼來的?如果神父在這說,外星人明天即將來到地球,那肯定沒什麼人相信,不過如果有一群人真實的相信這件事,並且廣為流傳,配合著各種身歷其境的表達,那麼,明天不少人真的會出門去看外星人.
 
所以光謠言本身,是不足以成為謠言的,還得有一群人推波助瀾才行,要使其他人相信他們真的這麼相信,這才是謠言成立首要宗旨.
 
那麼,重點來了,為什麼一群人會同時相信一個謠言呢?答案是,因為那是有用的,或者符合自己的利益,或者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點燃自身之恐懼、厭憎的情感,除了符合自身之利益,亦可能感到對自身的不利,因為那件事對自己是不利的,那個對象是對自己不利的,如果我相信它,就能減去不利,使之符合自己的利益.
 
或者,我們亦可以傾向「使他人相信為真」,對自己是有利的,即使我們不這麼相信,但依然仍裝作一副「十分相信的樣子」,謠言的成立可能是無聊的,比如我今天說便當裡面長出了一隻貓,水壺裡面跑出了一隻老鼠,如果別人相信而且認為是真的,那麼,我會感受到我是有影響力的,可以影響這個世界,確認自身之存在感;反過來說,我相信一件事情,是因為這件事符合我的想像,「看吧,我說的對吧」,那麼,對於我之於這個世界,便會更加的牢靠、穩定,因此,謠言產生的一個緣由是「確認這個世界為真」.
 
這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因為我們想「確認這個世界為真」應該是去探究、調查,然後明白這個世界的種種,使自己感到安心、真實,但反過來說,去影響別人、或被別人影響,動搖他人的世界,也動搖自己的,也可能來自「想確認這個世界為真」這樣的想法.
 
在一般情況下,要相信謠言是很難的,因為我們有一個隱藏的認知,那就是對人擁有「知的不確定性」,這樣的意識,每個人都只能看見事情的一個部分,也就是「我看見的」,所以必然會有「我看不到的」,其他人也會有「我看見的、看不見的」,所以良好的情境是,集思廣益,每個人將我看見的拼湊起來,去取代我看不見的那一部分,使之圓滿,這是一個過程,必然伴隨著衝突,我用我看見的,去挑戰你看不到的,或者你用你看不到的,去挑戰我看見的,看不到的東西,怎麼挑戰呢?那就是懷疑,我看不到,但是我可以懷疑它,我這份懷疑可以供你參考,因為你看到的蓋過你看不到的,使你以為有看到,那麼,我可以說,「這應該是你看不到的」.
 
但在另一種情況,有些人是「我看見的取代你看不到的」、「我看不到的取代所有你看見的」,然後,你看見的不能取代我看不到的,你看不到的亦不能挑戰我看到的,最後就是,「我看到的就是全部」.
 
而一群人「我看到的就是全部」,然後他們看到的都一樣,結果就是一群人只看到同一部份,並以為是全部.
 
所以「部分取代整體」,這就是謠言的本質,不只是看見的部分的事情,取代整體的真相,還有,部分人的認知,取代全體的認知,還有經由時間、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形成的常識.
 
對自己的知的不確定性,否決掉,思考他人的知的不確定性,亦否決掉,只要它是符合己群的,自己和自身群體以外的,才需要省視知的不確定性,我和我們不用.
 
當眾人的知混和為一體,謠言於是產生.
 
這就是因為擱置懷疑的關係.
 
這才是謠言真正的土壤.
 
只有播種是不夠的,還必須有肥沃的土壤使其發芽;只有放火是不夠的,還得要有乾柴以及可燃物提供燃燒;只有登革熱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一灘髒水才行.
 
謠言本身的構造,也並非全然錯誤的,它有一些真實的成分,但是「部分取代整體」,「部分取代整體」是一種先天的思維方式,因為人的認知有其侷限性,好比我看到森林大火,稱家鄉都在燃燒;我看到了蝙蝠俠盤踞在鐘塔上,認為是三公尺高的惡魔;我看到了世界,便說一切是不可分割的,另一部分是虛空.
 
我看到了地球繞著太陽運轉,便說,太陽才是宇宙中心.
 
但這些都不能算是謠言,只能說是知的侷限性,而如果具有求真的意識,那更能算是無限接近真理-我說太陽是宇宙中心,至少推翻了地球是宇宙中心.
 
在一般的情境下,「部分取代整體」是不得已的,是暫時性的,是存而可論,暫定如此,我們繼續討論,謠言就是利用這個特性,放大的產物,理所當然的,自我中心式的,除了「部分取代整體」這個構造,還有其延伸,「並以為是全部」.
 
PTT之所以成為一個謠言的媒介,甚至是轉譯中心,就是因為這樣的「部分取代整體」、「並以為是全部」,以及許多人擱置懷疑的結果.
 
加上對不同意見者施加壓力,於是達成全體一致的錯覺.
 
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狀態,可以說,一個人發表一個自我中心式的解讀,它原本可以經過妥善的咀嚼,不同面向的挑戰和洗鍊,而成為真相的一部份.
 
然而,如果是一個群體跟風式的,一個自我中心式的解讀下去,只要它是能影響其他人的,那些我看不爽的,對我來說是有利的,符合我自己的感受,然後我又不去懷疑它,而其他懷疑的聲音又被剪除,那就會成為集體的自我中心.
 
舉例來說,在中國新歌聲事件中,有一位台大的鄉民發表了不平之聲,「[爆卦]中國、北市文化局破壞台大千萬操場懶人包」,當中他提及了,「台大體育室說溜嘴該承租場地由台北市文化局出面協調,但台北市政府至今無人出面」,其中,他也附上了各種依據和查證,他的原意是,捍衛台大和學生的權益,並且指出該活動的不合理性,不過該句話卻被一個澳洲來的鄉民指為造謠,因為台大後來說「文化局沒有出公文給台大,只有廠商幕婕塔公司出公文.」於是「部分取代整體」,該位鄉民據此說他在黑柯,並要版主出面處理,部分是錯的,因此整體也是錯的,而這番主觀的發言,被一群同樣意識的人們贊同,於是被造作成客觀的發言,而版主呢,並不聽他的解釋,堅持場地沒有經過文化局,於是部份的錯誤資訊,被說成是整體的造謠,依據這一點,原本有公益性質的文章,而且被人所注目,不但被打擊了信度,該人並被退文和禁言六個月.
 
這之所以難看,原來,那所謂部分的錯誤,其實是正確的,「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科長沈希行全程參與協調會,一直詢問台大出借場地一事,不像文化局先前宣稱的『只是協助』」,而該位澳洲鄉民,將所謂打臉文章四處轉傳,包括台大板、政治板,雖然他事後申訴,疲憊的附上各種依據和證據,才得以恢復發言,但是那些說他造謠的文章,早已轉到了各處.
 
該位鄉民之前的力作是「柯文哲挺吳音寧,這不是幾百年就知道的事情嗎?」在北農事件中,被各路柯文哲的粉絲,拿來貼到別人板上,以為是一種辯解,信以為真,並要其他人接受它,我想這也是「部分取代整體」的謬誤展現.
 
在另一個例子中,有一位鄉民的文章是「[爆卦] 民進黨跟獨派正式跟年輕世代決裂了」,他的依據是一場遊行,以及他個人的觀察,「政經和深綠獨派應該已經徹底放棄爭取年輕人市場了」他說這場遊行是年輕人跟中產階級對幹,而他已經說服了另一個候選人不要參加,並說綠黨也開始間接支持柯文哲,並說政經看民視這個節目,也是遊行的參與者,大量地使用台語和鄉土語,表示他們已經鎖定了老人市場.
 
該位鄉民也發揮他的影響力,開始發表「民進黨開始獵殺PTT的意見領袖」、「民進黨女權側翼把女性主義當成武器」、「新潮流小公主嗆自己的大老闆耶」等等,得到了不少回響,不過主觀臆測成分居多,「部分取代了整體」以後,造成了他人的困擾,他指稱的獵殺,是新任的八卦板主水桶了前述澳洲來的鄉民,程序上有瑕疵,但和民進黨沒什麼關聯;他說的民進黨女權側翼,不過是網路上的知名女性主義者,至於新潮流的小公主,更是一種不實的稱謂,而他的依據只是她按了別人貼文的讚而已.
 
不過卻一些人當成「好像有這回事」,因為那對他們很有用. 
 
神父在過往一篇文章中,曾以「前ptt意見領袖」提出建言,「應設置防止特定政治人物造神條款,嚴加審查關於特定政治人物爆卦」,正是直指這種亂象而來,亦凸顯了謬誤,不過亦被「部分取代了整體」,有些人呢,未經過同意就轉錄了別人的文章,這也不打緊,分享是種美德,不過卻還要加油添醋,除了添加自身主觀的評論,並且竄改標題,每篇文章都在那邊「PTT意見領袖神父云云」,然後吸引不明究理的人暴跳如雷「怎麼可以自稱PTT意見領袖呢!」怪了,通篇文章沒半個意見和領袖,反倒隨人的標題起舞,跑來謾罵,真是愚蠢至極.
 
這等直觀的思緒,恰巧就是謠言蔓延的原因之一.
 
話說,就算稱PTT意見領袖又如何呢?「民進黨開始獵殺PTT的意見領袖」,你相信這個,並認為領袖沒什麼問題,看到別人以意見領袖提出PTT的缺失,卻如嬰孩般憤怒無比,而對已知的問題不加覺察,直到謠言蔓延,真正出了大事,才在那說「和我沒有關係吧」、「和PTT沒有關係吧」.
 
沒有關係,因為這是人性.
 
謠言的產生,亦來自人性,有搧風點火者,火上加油者,盲從而不察者,唯恐天下不亂者,只服膺心中的感受,而忽略他人的想像,純然受到他人的操弄,而不自覺者.
 
這些都是謠言最肥沃的土壤.
 
謠言的土壤不是一天造成的.
 
今天這個謠言走了,下一個謠言又會跟著而來,
 
如果產生自覺,便可以避免.
 
如果不能,
 
就是下一個謠言的開始.
 

留言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