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之死
感謝 百柯全書 大大的推薦.
原來我上了2025博客來的國際書展了阿.
不過更令我高興的是,有人發現了這一篇「女作家之死」,探討了林奕含事件的真偽性,還有當事人的心境,甚至,攻擊她的人在想什麼,也寫進去了.老實說,這是一篇翻案文章,翻的,正是南檢的不起訴書,現在所有針對林奕含的批判,多半來自這個,認為她在說謊,她事後反悔,譏諷其他人看小說辦案,甚至說陳星才是受害者,他是「英雄」.
大部分的人都強調林奕含的痛楚,但鮮少人,去看那份起訴書,看她的作品,去探討背後傳遞的真實,而那絕對是對厭女浪潮最好的反駁,最佳的證言.
神父當時翻遍了所有林奕含在網路上殘存的遺跡,包括她的blog,她在ptt上的求救訊息,她的留言,她的臉書,她過去活著的時候所有作品,例如,《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原形《進學解》,還有她死後的「遺書」《石頭之愛》.
南檢的說詞雖沒界定事實,但傾向合意性交的,主要的論點是剛上大學時,林在一間pizza店將陳星介紹給兩個好友,並在她們面前表現出親密的樣子,而我提出的懷疑很簡單,「是什麼樣的情形下,一個年輕女子會向兩位對該人陌生的好友介紹一名50歲的男子,是已婚身分又是自己的老師?」我認為,這個情境是很不自然的,這是該人做了某種傷害人的事,所以必須向被害者證明些什麼,例如自己是真心的,而對當下的被害者而言,這場會面則牽涉到一種防衛機制,她必須說服自己當初發生的事是兩廂情願,是基於愛.
從遺書「石頭之愛」到「進學解」,重複的「托馬斯曼的銀瓶」,可以知道傷害她的人,從頭到尾都指向一個人,她的老師,而從林使用的古語「誘姦」,可以知道,那是一個違反意願的,可能強迫的情境,可以推論,林第一次發生關係,是性侵,而後,她以戀愛的迷思來覆蓋,因此產生後續各種無解的習題,使他走上絕路.
「房思琪式的強暴」,指的就是「喊不出聲音的強暴」,意即,在曾經自我否認事實下還必須努力說出事實,說出來的事實也不會有人相信,在維護尊嚴以及自我防衛之中,不斷迴避傷害又必須重現傷害的矛盾掙扎,只能不斷自責而被責問的強暴.
這本「台灣交響曲」就像解開一個個沉重的、錯亂的結一樣,裡面埋藏著許多答案,不過,要知曉這一切之前,首先,你得先翻開這本書,brother.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