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德十講
平心而論,賴清德的團結十講,講得其實不錯,有提到白色恐怖,提到野百合,提到太陽花,青鳥行動,更重要的是提到為什麼要進行罷免-藍白加重選舉罷免法,而罷免是孫文在憲法中提到的直接民權,以藍白的論點,反過來質疑對方,其中也提到了藍白修的憲訴法被判決違憲,侵犯了總統、行政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的職權,也有提到藍白的「統刪」,違反憲政權力分立,刪除預算是立法院的權力,你怎麼可以要求我行政院自己去刪除.
「民主不是表決多數贏就可以了」,其實提到的是「國民大會自肥案」,雖然是多數,但違背民意,圖利自己,這是多數暴力.
至於新黨侯漢廷提出的質疑「制憲大會台灣有派代表參加」,賴的原文是「那五五憲草,或者是民國36年、1946年所通過的中華民國憲法,臺灣是沒有派員參加的」,賴其實沒說錯,五五憲草確定沒有台灣人派員參加,選出原本的「制憲代表」,並沒有包含台灣人,1946年的制憲會議,發生兩次,一次是「政治協商會議」俗稱政壇憲草,國民黨8人、共產黨7人、民主同盟9人、青年黨5人、無黨派人士9人共38位參與制憲,一樣沒有台灣人參與,11月的制憲大會才有台灣代表,而這些台灣代表多為中國國民黨黨籍,還有福建人、半山(先去中國跟隨國民黨來台灣接收的台灣人)充數,軍人背景者,當然也不乏台灣士紳,不過人選須經臺灣行政長官公署核定,而且還有台灣長官公署代表葛敬恩壓陣,以特種(軍隊)代表的身分出席南京的制憲大會,台灣殖民政府有絕對的權力.
除了制憲大會,國民黨政府還同時組成了「台灣省憲政協進會」,在制憲會議結束後,名義上帶領民眾認識憲法,實際上宣傳「祖國化運動」,可以知道,這些台灣代表並不具備民意代表性,不但被行政長官公署掣肘,而且必須執行國民黨的意志,和賦予的任務,跟中共的台灣代表差不多.
再舉個例子,制憲代表,原本有著名的台獨份子,台灣國大統領廖文毅,但是他因為主張「聯省自治」已引起中國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之不滿,看做是「造反的行為」,所以被排擠、做票,由連震東代替.
但在這些中國國民黨遴選的台灣代表內,有一個奇葩,就是唯一的婦女代表謝娥,他是國民黨籍,親cc派受到蔣宋美齡的器重,謝娥利用參與國民大會的機會,當面行政院長宋子文要求,「廢止長官公署制度」,「保持臺灣司法獨立」,「登用臺灣人才案」,表達對陳儀排擠台灣人才的不滿,這些後續在台灣被登報,所以「陳儀選出制憲代表,讓剛光復的台灣也能到中央,說明了國民政府對台灣的熱愛.」根本子虛烏有,這些制憲代表回來以後,發生二二八事件,多數被判刑,逮捕,甚至槍決,例如張七郎、林連宗,再二二八事件當中,這些民選的處委會本省民意代表,本來就是肅清的重點對象,哪怕是加入國民黨.
18位代表之中,國民黨籍至少有顏欽賢、黃國書、張七郎、鄭品聰、連震東、謝娥..等,而二二八事件被指控叛亂罪者,至少有五位,顏欽賢(30人首謀名單,通緝)、黃國書(台籍中將,聯名電報陰謀叛國)、張七郎(與兩個兒子一起被槍決)、林連宗(被陳儀誣陷,二二八事變正法及死亡人犯名冊第二位)、李萬居(軍警襲擊,同僚被逮捕).
國民黨的「制憲大會」,本來就不是真心想要實施民主,而是在國共內戰中,對於共產黨的招安策略,以及美國的壓力(不實施民主就不給軍援),第三次的制憲會議中,條文多半已經被前兩次決定,在「五五憲草」和中共參與制定的「政協憲草」中產生爭執,憲法草案98%來自政協憲草,遭到國民黨代表不滿,認為背離孫文的五權憲法,而政協憲草又屬於內閣制,蔣介石表示,
「因為共產黨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我們在憲法中擴大總統和行政部門的權限,然後他好在國際上宣傳我們的憲法是法西斯的憲法,藉此來打擊政府。各位同志切不可中他們的詭計!」
梁漱溟則認為,制憲會議,7月半是國方無意和平,11月半以後是共方無意,也就是說國民黨佔據雙方軍事要地以後,才提出停戰和談,中共不想接受,認為提出制憲只是國民黨發動的和平攻勢,要嫁禍共產黨,國民黨則認為,是「我政府迫不得已乃忍痛動員,從事戡亂,這是最近的歷史事實」.
可以知道,制訂這部中華民國憲法,是策略需要,用意不在實施民主,而是對中共進行和平統一,所以才特別採用了當初中共提的憲法,提倡內閣制,做出退讓,並讓出共產黨的席位,但國民黨仍然佔據絕對多數,屬於一黨獨大的狀態.
當時制憲的總員額是2050位,台灣代表只有18位,只佔全體0.8%,實際報到的黨派代表,354席中,國民黨216席,中國民主社會黨39席,中國青年黨99席,有台灣的政黨嗎?沒有,陳儀根本實行黨禁,他是二二八的劊子手.
值得一提的是,制憲會議中黨派代表,中國共產黨的法定席次有190位,中國民主同盟有80位,他們拒絕出席,中國民主同盟親共,與共產黨有結束國民黨一黨專政的共同目標,現在成為中國人大的第二大黨-可以說這是民主政黨,中國有民主嗎?不能,同理,當時的台灣代表也是一樣,不過是屬於國民黨.
制憲會議一度懸掛中國國民黨旗,被民社黨、青年黨抗議,改掛中華民國國旗,宣示三民主義的時候,被反對黨抗議,拒絕宣示,青年黨余家菊表示,「憲法草案所規定的信仰自由和思想自由,應當立刻實現。我們尊重國民黨朋友的信仰自由,同時也保持自己的思想自由。我們不參加補行宣誓的理由,就是這樣。」
對照我們的國會,仍然有宣示效忠誓詞這樣黨國不分的陋習,可以知道,這部憲法不屬於台灣,黨國遺緒凌駕於民主.
賴清德提出,「1946年才頒布中華民國憲法,可是不到兩年就又頒布『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1949年來到臺灣,國民政府來到臺灣,1949年 5月 20日就實施戒嚴,在為期38年的戒嚴時期,國家機器,變成傷害人權,然後在這段時間,也是臺灣的白色恐怖、黑暗時期.」
這才符合歷史事實,這個憲法並沒有帶給台灣民主,而也沒有台灣人參與制定,真正有台灣人參與的,是七次增修的憲法條文,而解散國民大會、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廢除戒嚴,是台灣人的努力,血淚陳抗所完成.
而神父必須進一步的指出,這部憲法,開宗明義就是「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民生主義孫文已經闡釋了就是共產主義,而制定憲法的本文,「政壇憲草」,就是國民黨和共產黨合力完成,而所謂台灣人民代表,就是國民黨一黨獨大下,軍政府實施獨裁遴選出來的代表.
更可以說明,台灣制定自己憲法的必要性,和正當性,對台灣來說,有兩個風險,這部憲法提倡的「和平統一」,不但使中國與台灣難以脫節,給予中國侵略台灣視為內政的理由,第二個風險,就是中國境內的民主派,在追求民主改革的同時,也會趁機侵犯台灣的主權,中國學者吳祖光等人曾發表《為政治和解及民主改革致國人書》,其中呼籲「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邀約中華民國國民大會、立法院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成立涵蓋中國全部主權範圍的『憲政聯席會議』;並邀請包括中國共產黨、中國國民黨等海峽兩岸的各政黨、專家、學者和民意代表,在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民國憲法的基礎上,制定一部體現自由民主精神和維護國家主權統一的新憲法;一旦時機成熟,宣布全國行憲,實行民主憲政.」
這裡面,沒有民進黨,依舊是在追求統一.
神父必須說,賴清德的「團結十講」,被扭曲的很嚴重,也幾乎很少人知道他真正的原意是什麼,沒什麼人去看,包括台派,以至於產生各種誤解.
恐怕賴團隊、民進黨的網路社群,必須更努力澄清與闢謠,說明賴的原意,十講的本文,而非讓對手來詮釋賴清德在說什麼.
只會進攻沒有用處,要懂得防守.
而文膽部分,必須知道演講跟寫文章是不太一樣的,如果是發表在社論臉書中,這十講沒問題,但是如果用在演說上,要注意避免過於冗長,淪為說教,或講一些形而上的概念,因為這會有利於政敵的操作,不利於同溫層的傳遞,應該要言簡意賅,盡量白話,符合庶民的語言.
多一點台灣主體性.
可以用的例子有很多,當對方將賴清德打成獨裁、挺戒嚴的時候,可以訴說黨外時期,鄭南榕反對戒嚴,爭取言論自由的例子,也可以訴說美麗島事件,民進黨的前輩如何終結戒嚴及黨禁,而被判刑,甚至引發林宅血案,民進黨前輩如何付出血淚與犧牲,與獨裁體制抗衡.
也可以訴說陳定南當初如何打擊貪腐、作票、賄選、黑金,以法務部長之姿,守護台灣的民主,為台灣贏來有史以來最乾淨的一次選舉,對照國民黨剝奪人民罷免權,如何在罷免中作票、大撒幣,恐嚇公民團體,違反法治與民主.
不要因為這些台灣民主史上的人、事、物,牽扯到民進黨和台灣獨立人士,就認為是一種意識形態,不夠中立,不符合中華民國總統的高度等等.
另外,神父必須提醒賴清德,我們的同溫層「失真」的很嚴重,不管是訴求民進黨唯一、三票民進黨,或是打擊小黨,乃至於反共剿匪、訴求戰爭的恐懼,都和過去的「抗中保台」完全不同,同溫層變得易焦慮、恐慌,而訴諸情感,結果反而對真實的感知喪失掉了.
人們不在意論述,而在乎打擊政敵,接著,謠言四起,比如害怕中共滲透,所以糾舉拍照的路人,乃至於認為小黨會分票,是中共同路人等等,就連神父我,也被打成ㄐㄐ支持者.
容易被敵人操作為新聞,甚至不斷的抹笨、抹偏激,標籤化民進黨的支持群眾,促使中間選民遠離,拒絕參與政治,拒絕相信我們的說法.
而同溫層化的結果,就是以民進黨為中心的敘事,根本不能說服中間選民,喪失民進黨以外,黨外群眾的信心,還有我方政治人物提告選民等等,這些,或許可以鞏固同溫層,但不能說服選民.
再說一次,以民進黨為中心的敘事,民進黨為唯一的存在,在訴求「對權力者的恐懼」的選民心中,只會讓原本對國民黨感到恐懼的心態,轉移到對民進黨的恐懼,這個對罷免並不利.
最重要的,因為「失真」,除了不能防備中共的認知戰,各種不實的訊息在同溫層內傳遞,最後,連綠營的領袖在說什麼,都沒人知道了,由敵人來詮釋,讓我們自己檢討自己.
你可以不管,繼續放任,但最後業力會迴向的只有一個人,賴清德.
身為原初賴粉,神父在這裡無償辯護,只是一時的,請府院黨振作起來,再訴求團結國家與尋找國家定位之時,你恐怕要做的是安撫人心,降低人們的恐懼,與對民進黨的懷疑,找回自己的台灣價值.
走中間有兩種走法,第一種,去除自己的意識形態,成為一片空白,進行戰略模糊,以為去除威脅性,第二種,保持自己的台灣價值,降低姿態,向一片空白的中間選民,說明自己的理念,給他們帶來什麼好處,第一種的迷思在於,人民不是討厭你的意識形態,是討厭民進黨、反對民進黨,被討厭的,是過去國民黨附加的本土政黨的形象「偏激、極端、暴民」,以及過去中華民國當權者「一黨獨大、黨說了算、欺騙選民」的威權性格,當人們在反對民進黨的時候,你往中華民國靠攏,只是在逃避問題而已,不管是台獨民進黨、中華民國民進黨、中華民國台灣民進黨,都是民進黨,人們就是討厭民進黨,第一種的副作用,還符合「欺騙選民」、以及「混淆支持者」、「路線錯亂」的問題,中間選民不會買單,自己的支持者也不會買帳,也會令你腹背受敵,原本「走中間」,是為了擺脫極端與威權的罵名,結果「走錯中間」,兩個包袱一起承受,雪上加霜,自以為超越藍綠,神仙難救.
記得一句話,「過猶不及」.
以反統戰來說,目的是為了保衛台灣,「抗中保台」這是我們要的,如果搞得人人自危,互相猜疑,共匪就在你身邊,人們互相找尋彼此身上的「共產成分」這就不是我們要的.
以反侵略來說,目的在於團結人民,對抗中國侵略,守護民主,如果是訴求「戰爭立即的發生」,人民只能囤積物資,防災包,無條件聽從民進黨,選擇民進黨,這就是訴諸於恐懼,會使人們感到不自由,覺得民進黨很獨裁,產生各種副作用.
大罷免,是為了守護民主,守護台灣,下架毀憲亂政的立委,讓這些親中的立委,不要再中共文攻武嚇之時,癱瘓政府、濫砍預算、剝奪人民的罷免權、集體自肥擴權,將台灣人的命運和前途,交給親中的立委來決定,而他們,正在背離民意,所以必須被選民重新檢驗,付出代價.
當國民黨各縣市長,都已經失去中立,攻擊罷免團體,妖魔化公民的時候,總統,當然可以聲援這些被打壓的民意,沒有問題,他在使人民免於恐懼,他是在守護人民,確保人民可以平安的執行自己的罷免權,而不被恐嚇、威脅.
對於非綠的選民,搖擺選民,中間選民而言,他們是我們要說服的一群人,民進黨必須擺低姿態,必須讓他們知道我們是在幫助他們,而不是使他們感到恐懼,我們邀請他們參與公民行動,而不是命令他們盡自己的職責,這是超義務行為,而不是一種義務,做了,應該被讚美,即使不做,也不應該被懲罰.
我們同溫層,台派,民進黨的支持者,必須暫時放棄尋求單一政黨的利益,而以訴求對方的權力者,國民黨和中國,對台灣民主和主權的威脅,並且避免檢討選民,讓所有選民感知到,我是在為你著想,而不是在找你麻煩,這樣做,才會對罷免有利.
726,是決定這個國家前途的日子.
是要放任國民黨的立委,繼續以多數暴力,癱瘓國家,剝奪人民的罷免權,集體自肥,還是要讓他們記取教訓,認知到人民才是國家的主人?
端看各位公民的選擇了,brother.
本篇文章的完成感謝 #千年的祈禱 #小楓 #殺豬仔 #森 #燭山幽影 #Gene #燒餅豬排蛋 tomoyo的贊助
【贊助神父的鹽 支持我們總統】
千年的祈禱:敲碗神父的podcast
小楓:謝謝你的分享
殺豬仔:感謝神父精闢的文章, 大罷免,大成功!
森:希望能多聽神父的警世語
燭山幽影:謝謝神父,整理中共在館長出訪中國時,具體武嚇台灣、軍備持續騷擾台灣的證據。這只是說明,館長不管真演出,假演出。中共從不放棄武力犯台。是台灣最討厭的惡鄰居。
Gene:抱歉 這麼晚才看到可以贊助神父
燒餅豬排蛋:台灣是獨立的國家!希望大罷免可以下架16席藍色立委。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