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衛生部長訪台事件



外交場合,舉手投足,動見觀瞻,是以辜汪會談,還得邀請一個中間人將人請出來,帶到對方的門前,握手寒暄,再一起進會場,象徵同進同出.
 
美國官員來台,史上層級最高,來的不只是衛生官員而已,更代表著台美關係、防疫上的共同合作,舉凡疫苗、往後解藥的分配與優先權,防疫衣、口罩的原料、協助台灣參與國際衛生組織,更事關台灣島上2300萬人的命運,如果刻意刁難,隔離14天云云,對方可能就不來了,甚至對台灣產生懷疑,如果將來防疫的合作進程推導不順利,台灣方應該得到的資源,沒有得到,台灣人的生命沒辦法獲得保障,台美關係受到影響,請問,誰要負這責任?
 
美國衛生部長是什麼樣的職位?是不是美國防疫能量的代表性人物?來台團進團出、避免接觸民眾,搭乘專機來台、提供搭機前3天的檢驗陰性報告,抵達後也會在機場進行採檢,出發前會在美國隔離兩周,這已經比一般民眾防疫規格,高出許多了,硬要將陸生來台加以比擬,實在是張飛打岳飛,難道陸生來台,可以要他們不要接觸一般民眾?
 
又,如果如此在意防疫,又為何要開放風險更高的陸生來台?陸生不只從疫區而來,疫情資訊不透明,就連篩檢也很有問題,又佔據留學生大宗,來台四處趴趴走,傳播疾病的機率不是更高?台灣民眾難道不會恐慌嗎?說要開放陸生,卻杯葛能貢獻防疫、製造解藥的美國官員,實在是令人無法理解,由此可見,說要防疫,是假的,為反對而反對,拿陸生比美國官員,根本是不相干的謬誤.
 
病毒不分國界,不分官階,但防疫有分國界,防疫能量、知識、資源,有分官階. 
 
這種我不能來,你也不行,無視情境,身分,代表意義,去除語境,把陸生當成我群,美方當成他群,置台灣於險境之中,是小孩的思維,不是外交官的思維,brother.


留言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