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院企劃書偽造事件
好了,我本來不想辦這案的,因為資料太少了.
但是我不希望「任何人」蒙受不白之冤,不分藍綠,特別是一群誤信的網友,轉傳被議員告,所以我說說我的推論.
根據報導:
某議員:「不實文件是引用她在四大公投時簽署連署書的簽名,包含洪孟楷的簽名,也是在網路上找的,再修圖到不實文件上.而不實文件是改造過去國民黨國發院的課程企劃書,格式是對的,但內容卻被改造,且現在國民黨也沒有所謂的國發院,真的非常惡質.」
某媒體人:「這百分之百假的,本人看這文件的邏輯很簡單,這種文件不會有政治人物會在上面簽名;還有一個Bug,表格中提及『國發院長林奕華』,事實上,國民黨的革命實踐研究院在2000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間才改名為『國家發展研究院(簡稱國發院)』,之後就又改回原名革命實踐研究院,這份檔案極可能是拿2017年以前的舊檔案來改的.」
我要提出的疑問是:
1. 究竟誰會有舊的「國民黨國發院的課程企劃書」?可不可以請藍營革實院提出原本的資料?這樣才可以看出改動了什麼.
2. 誰會知道革命實踐研究院從2000年~2017年改成「國發院」然後又改回來?而那個人卻用「國發院」作為稱謂?一般綠營支持者會知道這段改名的歷史嗎?甚或使用「國發院」?通常一般人對於國發院的印象是國家發展委員會,那個人可能對革實院的印象停留在國發院時期.
再來,看偽造簽名的文件內容,「多元平台進攻計畫:擬定進攻PTT、YAHOO、D-card等論壇社群」、「縣市長候選人進攻計畫:透過空戰力求18-29歲青年選民之青睞操作網路社群對縣市長候選人發起攻擊,製造網路口水戰,建議找『狗仔』跟拍縣市長候選人行程,重點針對『黑金、賄選、桃色』議題潑髒水,增加選民仇恨值.」
我要提出的問題有二,ptt和低能卡就算了,「yahoo」算什麼論壇社群?奇摩家族很早就倒了吧?如果說是要進攻yahoo的新聞留言,明眼人都知道那是深藍的天下,假設是偽造藍營進攻,為什麼要進攻一個已經攻陷的留言區?這一點,就是綠營支持者也知道的事,他會這樣偽造嗎?藍營支持者亦知道,他會這樣寫嗎?
再來,「力求18-29歲青年選民」,台灣現在18歲的人根本沒有投票權吧?綠營現在主要都在爭取18歲投票權入憲,會有人犯這樣的錯誤?藍營人士認為藍營不可能會犯這樣的錯誤,所以不是藍營自導自演,那麼,綠營會犯這樣的錯誤?
在我看來,承上,偽造這份文件的人,對於藍營革實院內部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對於台灣政局,選制,網路社群,卻一點也不了解.
我推論,這可能不是藍營自導自演,也不是綠營抹黑,比較像是對岸的分化和製造對立的策略,綠營咬餌,藍營也上鉤,第一,不用說什麼萬一這份文件被散佈成功,會是什麼情形,偽造簽名這件事,一定會被發現,因為偽造的都是大咖藍營人物,沒有的就是沒有,遲早會被揭穿,就算沒有某議員,蔣萬安一定會出來否認,指稱是對手抹黑,這很容易就被否認,所以,就算偽造簽名文件蒙騙成功,藍營受到一時損害,最終被發現是假的,被偽造的人一定會發起反擊,綠營也會受到龐大損失.
而對方的目的最終是要後者,但是不管前者,也就是說,如果是藍營人士偽造,他不會負擔藍營損傷的風險,如果是綠營人士偽造,他不會明知道最終損失的是綠營最大,就為了求取中間那一點點讓藍營損失的機會,只有不怕藍損失,而求取綠最大的損失者,才會想這樣的偽造策略.
而對方的目的最終是要後者,但是不管前者,也就是說,如果是藍營人士偽造,他不會負擔藍營損傷的風險,如果是綠營人士偽造,他不會明知道最終損失的是綠營最大,就為了求取中間那一點點讓藍營損失的機會,只有不怕藍損失,而求取綠最大的損失者,才會想這樣的偽造策略.
我贊同檢調繼續查個水落石出,但請議員不要告無辜的百姓,特別是只有分享的,如果最後發現是中國勢力幹的,那顯然又是一個借刀殺人的悲劇,他們先是侵入泛綠的群集,引誘台灣人上當,然後再促使他們偽造簽名的對象,對人民提告,司法追殺,而他們置身事外,在遠處竊笑著看著這一切發生.
我請藍營人士不要中計,中了這打著民主反民主的計,brother.
分析得很好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