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戰止戰
其實過去的罷免,幾乎很少出現某陣營的人被罷免的同時,去罷免敵營的人當作反制.
比如在罷免林昶佐的時候,跑去罷免蔣萬安當作抵制;韓國瑜被罷免,跑去罷免桃園鄭文燦當作反制.
這會造就許多問題,假設要罷免吳思瑤好了,然後葉元之等待你去救,罷免要搶救,熱戰是顯學,我要動員去幫葉元之造勢,還是去吳思瑤的選區搭舞台?還是兩邊都要派人去?資源有限,狗頭軍師無窮,我在搶救葉元之的同時,還鼓吹罷免吳思瑤,是不是在加深葉元之的仇恨值?讓旁觀的綠營支持者紛紛加入罷免葉元之?然後罷免吳思瑤的理由又不充分,因為我們被罷免所以要罷免綠的,究竟當地選民會不會買單?還是激起反感?在非選舉日特定幫你去報仇,還去罷免剛選上不滿一年的,如此一來,罷免吳思瑤不但會失敗,只是單純增加葉元之被罷免的成功率.
在罷免謝國樑的同時,請出韓國瑜來掃街,顯然是國民黨的救命稻草,不過國民黨被罷免好幾席,加上還要罷免綠的,韓國瑜是不是要來個環島之旅?今晚去南投搶救馬文君,明天跑去新北罷免綠委,肯定是個操勞活,這立法院長跑去罷免立委或阻止罷免,是否符合職業倫理也滿奇怪的.
接著,在一邊喊罷免綠委的同時,又要提高罷免門檻,而這正是藍委被罷免的原因,一邊鼓吹藍粉罷免,一邊又要沒收他們的罷免權,豈不是自相矛盾?這如何跟泛藍選民做交代?我們今天罷完最後一次,以後就沒了?只有我們國民黨准許的罷免才能罷免?
「罷免不好!會造成社會對立!」一邊說著,一邊自己也罷個不停,中間選民會買單?不會覺得你是來亂的?一邊嚷嚷著反惡罷,一邊搞惡罷,如何說服他們,我的罷免是善罷,他們的罷免是惡罷?
恐怕中間選民會轉而相信其他人說的,你就是個社會亂源,挑起對立在先,想要自肥又不想被教訓,說白了,你不修惡選罷法根本不會有罷免,社會對立根本你自己帶來的,中間選民極有可能跟著一起罷免你,消除問題來源.
罷免戰這東西,真的是先喊先贏,而且罷免要跑連署,有時間限制,要做各種事前準備,你後面才喊早遲了,輸在起跑點,當你的罷免先被喊出來了,你想罷免對方反倒難如登天,只是多搬一塊石頭再砸自己的腳,很輕易的就會被認為是報復性罷免,當勢已經倒向對方,矛頭已經指向你,你不解釋,不交代,不面對,不解除危機,反倒覺得自己可以反過來攻擊政敵,這就像老師叫你補考,你不好好補考反而說我要測驗隔壁的小明,你覺得老師會去找小明麻煩還是找你麻煩?其他同學會認為公平嗎?
朱立倫說要以戰止戰,以罷制罷,恐怕是台灣政治史上罕見的政治實驗.
到底會發生什麼事,還讓人真想看看,brother.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