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名為變態的神父的警告

 
東森幼幼台用中國抖音歌「大展鴻圖」,有人打去抗議「請不要再播中國以及抖音來的音樂跟作品」,結果被回「現在生活當中充滿中國的東西」.

抖音的問題在於病毒式行銷,而且危害對象最嚴重的年齡層就是兒童和青少年,他們還在認知發展的階段,不易分辨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只覺得有趣、好玩,大家都在做就跟著一起做了,例如集體吃液態氮糖果、短時間掐同學脖子讓對方窒息、光著腳丫走在塗滿泡沫的管子上-而吸引他們、鼓動這股氛圍的,就是背景播放的抖音歌曲,那給人一種無害的感覺,以為走上管子就跟平常跳舞一樣,然後腳一滑,就摔個腦震盪.

今天你讓孩子聽抖音歌,孩子們就有可能被吸引去使用抖音,而一旦使用抖音,就戒不掉了,並不是所有家長都有管控孩子使用手機的能力.

當以教育為目的的幼幼台使用抖音歌,也等於替抖音的病毒文化開了後門,歌曲看似無害的,但有害的是歌曲背後的東西,被歌曲引導去做危及自己生命的事,認同那種一窩蜂博流量的惡作劇文化,抖音歌曲的效用就像搖籃曲一樣,一邊聽著一邊沉沉的睡去,聽完抖音歌,接下來就是去點旁邊的抖音挑戰,那就像催眠一樣,吹笛手吹著洗腦的音樂,吸引孩子從懸崖上跳下去.

原本放的是台灣本土的原創音樂,被抖音歌替代,因為那省成本,那就會排擠掉原本兒童音樂人的工作機會,也扼殺了台灣本地兒童音樂被創作出來的機會,抖音歌中使用的簡體字、中國用語,則會混淆兒童的學習能力,以前教學會禁止寫簡體字,就是怕孩子忘了繁體字怎麼寫,或以為那個字本來就是簡體,在學習階段,孩子需要的是學習正確的知識,正確的用語,從前寫簡體字會扣分,家長和老師盛行說台語會妨礙學國語的歧視性迷思,結果,現在兒童電視台卻堂而皇之的播送簡體歌曲,人們覺得理所當然,何其諷刺.

最重要的,雖然同為漢字,中國文化和台灣漢文化,用語和使用習慣,有本質上的不同,作為總統定調的境外敵對勢力,當你兩邊的文化看不出差別,從文化認同擴散到族群認同,那將來統一的日子也不遠了,因為你孩子已經變成中國小孩,他們不明白兩國的差異,覺得被統一也沒什麼不好.

也許家長向電視台反應的口氣不太好,但作為特殊教育背景的教育者,名為變態的神父,還是必須提醒,當我教智能障礙學生的時候,無論是帶動唱,還是讀書寫字,都會避免使用簡體教材和中國歌曲,原因是除了習得正確的知識,更是為了適應這個社會,因為孩子將來要進入的是台灣社會,不是中國社會,舉凡買車票或者做麵包,我們都不會讓孩子們認為土豆是馬鈴薯.

今天讓孩子聽抖音歌,明天孩子就會去做抖音挑戰.

我連教智能障礙都不會用抖音歌了,何況一般的孩子.

所有台灣的家長,務必牢記抖音的危害,這是來自名為變態的神父的警告,BROTHER.


留言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