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ap的影片
cheap的影片,基本上就是在汙衊整個罷免運動.
無論是罷免是老柯發起的、「罷免開啟危險先例變成了選輸了就補考的工具」,「任何政黨只要選輸、就可以立即發動罷免、只會讓台灣永遠陷入藍綠對抗」,形塑罷免就是輸不起、藍綠對抗.
還將明明是被公審的女編輯,再公審一次,但老實說,那位女編輯並沒有違法,只是提出合理的質疑,大半時間都在安靜的舉牌,這個只在葉元之同溫層流傳的醜化訊息,卻被說成是壓垮罷免的最後一根稻草,請問有什麼具體根據?
其他還有指控罷團一天到晚跟路人吵架,其中擷取的畫面,其實是罷團先被嗆聲、騷擾,罵「消滅綠共、漢奸」,最後更高喊「共產黨萬歲」,結果cheap居然倒果為因,指罷團找人吵架,還一本正經地分析榮民帶有特殊的歷史符號,在台灣無論任何政治群體都應該要尊重和同情榮民(?),描述罷團的傲慢.
其實cheap的說法,與其說是中間選民的立場,不如說是被藍白的假訊息影響的印象.
而要推翻他的說法其實很簡單,參與罷免的,除了民進黨和罷團,還有時代力量的小燈泡媽,他說的不管藍綠鬥爭還是輸不起,老柯自稱發起大罷免,完全不適用在她身上,王婉諭以批判老柯出名.
很典型的以偏概全、去脈絡化,刻意放大部分偏頗行為(還不一定是真的),營造整體的負面印象,屬於部分取代整體的謬論.
這也說明了,在公民運動中,容納小黨參與的必要性,以及其價值所在,他們才能代表真正的中間選民,擁有他們的存在,才能防止公民被假中立的人士汙衊,就算被汙衊,也可以反駁.
我認為罷免失敗的原因,並不在於cheap說的便宜觀點,其中的因素之一,是在於小黨參與的重要性並沒有被凸顯,甚至在運動過程中遭到極端人士排斥.
阻止排斥小黨、將罷免私有化的行為,才是往後公民運動中要面臨的課題,以cheap這部百萬流量的消費影片當例子,如果無法阻止本土小黨在運動中被排斥,那乾脆不要辦,整天被抹是綠共、一黨獨大、民進黨獨裁、都是藍綠鬥爭,這樣就飽了,brother.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