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的警鐘

 
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當然是一記警鐘.

我不認為這有什麼值得高興的,或者沾沾自喜在是非題當中,選擇強勢者,理所當然會贏的人,就自比先知般神準.

對我來說,這比較像隨便一個路人,只要經過中國流量的洗禮,就能當選百年大黨的最高領袖.

為什麼說鄭麗文只是個路人?他不但沒有贏過選舉,僅只是個不分區,也從未在國民黨中央或執政縣市擔任管理職,競選期間他也沒去跑任何選區.她在罷免之中也毫無建樹,甚至也沒有版面跟消息,充其量,只有在三月的時候國民黨處於弱勢時,把楊智伃罵哭,痛罵國民黨爛泥扶不上牆,烙下重話批朱立倫「國民黨也不是非要他當黨主席不可」.

接著,在6月,籌組「黨外在野大聯盟」聲稱不是為了大罷免,而是要以「黨外精神」守護民主防線,然後找了中研院院士陳培哲、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北一女國文老師區桂芝、館長陳之漢等親中派人士當發起人,從這就可以看出,她密謀參選黨主席的意圖,也可以看出藍白合的影子,打著綠旗反綠旗的策略,比較像是「補刀兼收割派」,投機主義者.

鄭麗文這個邊緣人是怎麼贏的呢?中共官媒環球時報說得很清楚,「國民黨主席選舉結果,再次照見了台灣主流民意的真實樣態,鄭麗文競選期間主張『要和平、要發展』、『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支持一個中國』,這些立場契合了台灣同胞的核心訴求,也讓她贏得了更多中國國民黨黨員的支持.」簡單來說,躺著贏的,她先滿足了中國的需求,中國的傳聲筒再替她宣傳,打擊政敵,而目的是為了營造「台灣的主流民意」,好似台灣人樂於被中共統一.

鄭麗文當選後,隨即出現國民黨內另立黨中央的聲音,黨內人士出來放話,未來立院黨團運作會跳過黨中央,並且嗆聲:「2026誰會想要她幫忙站台」要令不出黨中央.

國民黨在罷免戰中大獲全勝,縣市長也十拿九穩,甚至還想染指台南、高雄,很難想像,這一個佔據優勢的黨,只經歷過一場黨主席選舉,就面臨實質分裂,這就彷彿31個藍委對上一名黨主席,達成31:1的局面,才剛選上,卻彷彿被罷免架空.

這代表著什麼?這代表著,國民黨過去的優勢,其實都是親中流量潮所給予的,靠著中國的助攻,影響著民意,一度把民進黨逼到了牆角,解除了滅頂的危機,但當這股紅潮指向了自己,儘管有蔣萬安、雲林張家、戰鬥藍趙少康的力挺,泛藍的大咖們一字排開,有如精美的戰艦,這是過往所有選舉勝利的方程式,但仍然不敵抖音和youtube的洗腦攻勢,宛若大清帝國再打甲午戰爭.

趙少康表示中國介入選舉,「圍剿郝龍斌就罷了,連他也罵,罵他就罷了,連過世多年的爸爸都被挖出來罵,這絕對是用非常大的組織、人力、物力大量散發」

國安局表示,「1000多支以上的抖音及200多部Youtube影片,一半以上都是在境外設置的ip.」

選舉期間,不但有將郝龍斌與柳采薇接吻的畫面用ai合成,趙少康發出警示後,就被打成CIA間諜,不只如此,還發生了卓伯源在辯論期間,被中天封殺,連辯論場合都進不去,因為辯論是由中天舉辦.

這些用很廉價且低級的抹黑攻擊,幾乎沒有任何基本的論述與邏輯,純粹靠意識型態正確與忠誠審查,只靠著一股仇恨,藉由流量反覆堆疊,就打趴了國民黨的正規軍.

選舉結果,總選舉人數33萬,投票數只有13萬,鄭麗文獲得6萬五千票,比其他選舉人郝龍斌、羅智強、卓伯源票數相加,還要多,值得一提的是,張亞中過去對上朱立倫拿下6萬多票,這次只剩下2486票.

張亞中是急統派,連他也圈不住國民黨的選民,就可以知道深藍選民已經成為脫韁野馬,已經拋開國民黨的束縛,集體弱智化,幾乎只要紅媒和短影音說選誰,就選誰.

中國已經不演了,以前想偷吃,還會擦嘴,假裝沾一下深藍的醬油,表示這仍然是國民黨的人選,現在,他們已經掌握了人們的認知,直接辣椒醬加好加滿,我推什麼,你們就給我吞下去.

從前是從演員裡面挑人來演戲,至少還有一點專業的底蘊,現在,是隨便找一個路人,來挑偶像劇的大樑,與其說是劇組的問題,不如說是觀眾的集體腐敗.

遠方的紅色老闆,不只是瞧不起國民黨而已,而是瞧不起國民黨的選民,你們沒有任何自我意志,沒有任何判斷能力,也沒有思考能力,我只要在你們的掌中,贈送一本小冊子,反覆翻閱,即使是屎,你們也會認為是香的,即使遠在海峽另一端,不相干的國家,也能高呼毛主席的偉大.

從前是小紅書,現在,還是小紅書,只不過比較先進而已.

鄭麗文當選,讓人聯想到印尼的抖音總統,「當付費用戶開始彼此協同進行政治宣傳時,輿論力量變得具有塑造效應,營造出一種『大眾已凝聚共識』的人為印象.」用「流量」沖淡一切記憶,並且扭轉人們的認知,人們就像羔羊一樣,上網第一件事就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的跟羊群靠攏.

那麼,這樣的結果,是否只是國民黨的失敗?當許多人都在嘲諷著輸家,嘲笑著國民黨作繭自縛,「早跟你說過了,卻不聽」,勢強而凌弱,誰輸就檢討誰,彷彿自己獲得了勝利,甚至,開始跟鄭麗文裝熟,嘲笑郝龍斌無能.

其實只要有一點政治常識,都會感到憂慮,因為這只是中國在練兵而已,小小的練兵一下,就能顛覆一個大黨,那麼,不久要開始正式作戰,必能顛覆一個國家.

今天發生在國民黨主席選舉的事,也會發生在2026大選,甚至2028身上,並且,威力是更加倍的,恐怕會從散兵游勇,發展成百萬大軍.

今天,是把國民黨選民當成笨蛋,明天,就會把所有台灣人,當成白癡.

而且,這可能是現在進行式.

在中國一面干擾國民黨選舉的時候,同時,也在干涉著泛綠選民,或者說,台派的認知,並且出乎預料的大成功.

「王世堅的游刃有餘、匆匆忙忙、連滾帶爬」沒出息之歌,幾乎在同一時間,魔音傳腦了整個台灣.

環球時報也提及,「以王世堅近期『沒出息』在兩岸爆紅為例,指稱這充分表明台灣社會『要交流、不要台獨』、「反對抗中」的聲音日益強烈,兩岸同胞正在『想到一起、聊在一起、走到一起』.」

這恐怕才是中國練兵的本體,沒出息之歌,比起國民黨的選情,對於台灣人更是入島、入戶、入腦,甚至還出現在金鐘獎典禮的講台上.

這個中國迷因和過去科目三、大展鴻圖,不同的是,他是由泛綠的政治人物,王世堅當成素材,把他在民主殿堂上的質詢,做成梗,當成歌,一遍一遍的對所有島上的人播送,彷彿過去鄧麗君的歌曲,響徹在對岸人民的棉被裡面一樣.

「王世堅在兩岸爆紅」,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王世堅過去是柯黑,自認台獨分子,很難想像,中國會認同王世堅,允許他出現在中國人民眼前.

中國變得更加開放了,不過恐怕是為了統戰需求.

王世堅這個台獨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麼威脅性,反倒是他經常跟民進黨主流唱反調,引起許多民進黨支持者的厭惡,被暱稱「煎鮪魚」三巨頭之一,這對他們產生了用處.

比起王世堅和民主議會對中國人民造成的影響,中國更在乎讓中國的影響力佔據台灣輿論的主流,中國有自信可以壓制前者,收穫後者.

而中國的目的,恐怕是拱王世堅參選台北市長,讓一個被民進黨支持者討厭的對象代表民進黨,為蔣萬安安排一個沒有威脅性的對手,讓民進黨的選情從首都開始瓦解,正如過去的一屍五命一樣.

要知道,縣市長選舉,不只是選縣市長而已,還牽涉到議員的選情,母雞必須帶領小雞,就算母雞輸了,但能讓小雞完好無缺,鞏固民進黨的基本盤-這也牽涉到一個黨未來的走向.

從前2018姚文智,鞏固了基本盤,在藍白夾殺下,一邊開票、一邊選舉,確立了綠白分野,破除了綠白合作,那是在陳菊與賴清德都不願意參選下,姚文智擔下了這個重擔.

如果他沒有選,恐怕民進黨還在繼續與柯文哲合作,高唱兩岸一家親不是統戰,柯文哲是台獨與墨綠,民進黨本身會發生質變,要知道,當時也有推舉柯文哲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的聲浪,也有在電話中,交易深綠選區的席次,也就是王世堅現在這個位置.

2022年,陳時中參選,雖然在選戰中負傷累累,民進黨的席次上升3席,並且讓過去投柯的泛綠選民回籠.

沒有姚文智,民進黨可能開始紅統化,甚至總統變成柯文哲,缺少陳時中,在一屍五命與疫情包袱下,民進黨的議員席次不但減少,甚至會讓基本盤四分五裂,討厭民進黨的氛圍擴散到全台各地.

還記得陳時中在敗選後,謝票時選民握著他的手,喊著「謝謝阿中部長」久久不願離去,在大雨中,一群媽媽們陪著他走了三個小時.

每一場台北市長的落敗,都是避免最糟糕情況的成功.

王世堅的「沒出息」之所以大舉擴散,也和台派同溫層內,「放棄台北論」有關.

很多人討厭王世堅,更討厭台北市,更習慣檢討選民,認為台北人不值得好的人選,所以鼓吹自己討厭的人選,要來教訓選民,以為是一種精神勝利,這在同溫層中,也是流量的保證.

所以形成了「一邊痛恨王世堅,一邊吹捧王世堅選市長」這種奇異的風向,這種反串惡搞的風潮,搭配演算法與中國的助攻,使得民進黨的選民無所適從,他們聽從民進黨的「主流」,去痛恨王世堅,但「主流」亦告訴他們,要讓你討厭的人代表你自己,才可以教訓台北人,這讓他們產生了錯亂.

最終,就是讓選民疏離民進黨,避免遭受精神創傷,或者加入這股亂流,一起載歌載舞,「自認為為民進黨著想要教訓選民」說穿了,也是一種「討厭民進黨」而已,只不過一個是在外部,一個是在內部,他們從本質上看衰民進黨的能力,認為不會贏,所以催眠民進黨當個鴕鳥,不願讓民進黨進行任何努力,閹割一個政黨存在的價值,以為是一種報復.

就像母親把孩子關在家裡,說著「外面的世界很可怕,都不能理解我們」,不願讓孩子出門,只要孩子踏出家門一步,就等於讓仇人得利一樣,這是一種佯裝成強勢的脆弱.

按照這種論調,民進黨只剩下台南,高雄可以競選,當全台縣市都輸給國民黨,國民黨又輸給紅統,整個台灣被統戰成功,或許符合這種阿Q精神的勝利,讓台灣人品嚐社會主義的鐵拳,讓社會來教訓,只不過,到那時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了,這種心態,說穿了,就是自我隔離於台灣社會之外,並不把自己當成台灣的一份子.

如同雷姆看著自己的姊姊拉姆的角斷裂一樣,高興地流下淚水,「太好了.終於折斷了.」

太好了,終於教訓了不聽話的選民.

其實從2018年起,無論是「不能讓國民黨上」,票投柯文哲,亦或是2022年,「不要讓阿中受傷」拖延陳時中參選的腳步,這股相敗的氛圍,一直都沒有停止,而不同於以往,現在反對者的聲音幾乎消失,反串的風氣於是大行其道.

很多人或許會疑惑,如果「沒出息」可能是統戰,一般缺乏認知的選民唱唱就算了,理當對統戰最敏銳的一群人,怎麼會跟著一起附和?

這也是「沒出息」之所以到處肆虐的原因,因為當理當加以識別、發出警醒的一群人,也一同跟風起舞,打不過就加入,其造成的效應,就是如同偃塞湖潰堤一般的龐大水災.

這種網路迷因,病毒行銷的效應是,一但你加入,就很難承認錯誤,一但一群人加入,成為了主流,就很難被人們反對,就算你多麼有反統戰的意識,在那些比你更龐大的聲量之前,你只不過是一粒沙子,馬上就會被自己人沖走.

如何斷定王世堅的「沒出息」是中國操弄的統戰呢?其實從B站就可以看出端倪,在那裏充斥著許多王世堅質詢的影片,也是抖音剪片素材的來源,無論是「匆匆忙忙」、還是「游刃有餘」,都是2017年他質詢柯文哲世大運的片段,照理來說,一個中國人是不會知道八年前台灣議會的議員說了什麼,也無法去編成一首歌,但是他還是被剪了出來,被「偶然」發現,成為一種風靡兩岸的迷因.

至於為何B站會允許綠營人物檢討兩岸一家親柯文哲的影片上架?難道中國都沒管制嗎?其實這是一種「看似開放的管制」,今年來B站相當開放,你甚至可以看到陳水扁演說的畫面,但大多數的內容,多是民進黨的負面消息,才有綠營政治人物的出現,另一方面,許多台灣親中的網紅、媒體,也多在這個平台罵台灣與民進黨給中國人看,藉以獲取流量,中國人就從這些資訊中,認識台灣的政治.

這些影片仍然是有被管制、挑選的,從一段爆紅的王世堅質詢柯文哲的影片,可以看出,當王世堅拿出一個巨大木馬,痛批柯文哲木馬屠城、抱中共大腿時,那個五星旗是被碼得乾乾淨淨,不留痕跡,顯然,不是出自於一般使用者之手.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中國官方介入的痕跡.

而王世堅畢竟是老練的政治人物,他並沒有隨之起舞,被捧到飄飄然,順勢宣布參選台北市長,甚至在中國吃豆腐的時候,譴責中共「你們中國的中芯、紫光才是連滾帶爬欸!」

可以說,這統戰最終沒有成功,但是他的威力已經展現出來了,雖然沒有連滾帶爬,但也游刃有餘.

那麼,國民黨選出了鄭麗文當主席,民進黨應該注意的是什麼?

「流量至上」

當受眾開始淺碟化,不喜文字觀點,偏好短影音,拒絕理性的論述,只在乎情緒的滿足,不在乎真實,偏好打擊敵人的快感,當藍綠雙方都在使用這種手段的時候,群眾的理智集體下降,在演算法的獎勵與推波助瀾下,各自的同溫層,成為對第三方有利的肥料場.

他們可以運用這種淺碟化,同溫層化,極端化,封閉性,入侵每個輿論場域,置入自己想要的結局,例如,安排自己設定的候選人,不分藍綠,操弄雙方.

雙方的主流其實是用一種自暴自棄的心態在參與政治,「不想參與卻硬要參與」,以一種置身事外的態度,在決定彼此的重要參選人,甚至反映政策走向,無論是善意或是惡意,本意或非本意,基本上與第三方想要達成的目的是一致的,「讓社會越混亂越好」,藍的要反綠,即使是被中國統治也無所謂,綠的要檢討選民,要讓選民品嘗社會鐵拳,報復社會也在所不惜,於是產生了另類的共識.

產生的效應就如同竹林七賢一般,以叫罵代替論辯,以喝酒來產生足以影響國家未來的見解,一群酒醉者在主導著台灣政治的走向,在威脅逼近之時,如跳森巴一樣集體的狂歡.

同時,也替代彼此群集之中,選民真實的聲音.

總選舉人數33萬,投票數只有13萬,投票率只有39.46%,歷年來國民黨主席最低,這是代表泛藍真實的聲音嗎?是一種民主嗎?

我打個問號,這群不出來投票的人,恐怕反映了這種少數人替代多數人,極端的聲音替代基層的聲音,被一堆抖音廢片紅媒流量輾壓而過,遠離紛爭,不願參與政治,成為沉默的多數,這樣的現象.

彼時發生在國民黨的事,將來也會出現在民進黨身上.

民進黨過去用主打內政議題,漸漸重回軌道,從罷免失敗中爬起,但光這樣是不夠的,恐怕得重新找回價值才行.

只有價值清楚,才能在一片謠言與潰響,失真與反串聲之中,避免被混淆,讓選民不要迷了路,被帶到其他地方去.

擦亮抗中保台的招牌,不是淪為極度絕望的亡國感,或只能成為極度樂觀的享樂主義.當對方的主將都直言中共的介選,這恰巧是說服中間選民的契機,因為連國民黨都認為自己被中國境外勢力干涉.

宣揚政績,也不能迴避主權議題,找回本土的意識,試著去聆聽基層的想法,尋找選民真實的聲音.

這不但是未雨綢繆,也是當務之急,BROTHER.

.

本篇文章的完成感謝以下tomoyo的贊助

【贊助連結請看留言】

死紋十字斑:魁北克的DULI史,感謝神父分享有趣的他國歷史故事。

天魔鎖神關: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

氣殺

InwardJourney:何時再寫小女孩文?來自ptt時代的讀者。

愛台灣的中年宅男:神父加油,一起守護台灣


留言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