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文化認同,是統戰
ETTODAY的獨家報導,看了你應該警鈴大響.
從這篇採訪黨政人士的說法可以看出,民主的脆弱性,以及中國認同的不可靠性-被施壓的投票過程,並不是民主,是民主的漏洞;被收買的認同,並不是真的認同,是為了掠奪他人認同的假認同.
1. 攻擊郝龍斌的海量假帳號、AI假影片,許多帳號跟頻道,是來自中宣部、統戰部、解放軍系統旗下經營.投入規模達億元.
2. 中國以涉台的各級系統、台企聯部分,以「認養」的方式,緊迫盯人,透過關係管道向國民黨的黨代表「會面」、「溝通」,指控郝龍斌當選的話,不利於國共關係.指控郝龍斌的作法「無異於民進黨」.
3. 北京召開的會議,支持特定候選人,必須與北京「合軌同拍」,反對武裝台灣、反對美國干預、支持台灣與中國統一,該人選必須跟中國大陸在同一聲部.
如果一場民主選舉,沒有選舉權的國家,投入上億元,動員政府部門,替單一候選人做宣傳,抹黑她的對手,甚至還暗中施壓具有投票權的人,指定必須投給特定人選,這種被操弄的選舉,是不是可以稱之為「民主的」?
如果崇尚民主的人這麼說,他是民主白癡,因為照這邏輯,連俄羅斯用槍抵著選民的頭投票,也是民主結果.
如果崇尚民主的人這麼說,他是民主白癡,因為照這邏輯,連俄羅斯用槍抵著選民的頭投票,也是民主結果.
同理,一個人因為利益而竄改自己原生居住地的認同,並要讓該居住地的所有人都要服膺侵略者的認同,這是不是一種多元文化的認同?應該要尊重與理解?
如果崇尚多元文化的人這麼說,他不懂文化,亦不懂認同,因為新疆維吾爾族的文化滅絕,依照這種邏輯,也是一種尊重多元的文化,而諷刺的是,中國之所以能對維吾爾族進行種族滅絕,也是一邊講著多元文化與包容,一邊講著政治的絕對效忠.
鄭麗文在與郝龍斌辯論的時候,當問及九二共識時,郝龍斌回答:「要和中,但不能舔共」,鄭麗文馬上糾正他:「我們代表一個中國.」
想想這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想想這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當對方訴求改造所有人的認同,並且綑綁著國族、血緣、消解所有島上族群的認同,無視原居民文化、認同、族群的存在,認為不是真正的文化與族群,認為他們都來自單一的文化根源,與不相干國家的歷史連結在一起.只為了方便侵略者佔領這塊土地,合法擁有原生居民的主權.
一手帶著武器,一手持著民族主義,宣稱你們是我們的一部分,你家就是我家,你們都屬於中華民族-這樣的認同,是否能視為一種純粹的文化認同?
這種文化認同催生的自豪感,比較像是定居者殖民主義(Settler colonialism),其摧毀的對象,恐怕也包含著島上已經在地化的中華文化.
包括段頭的觀音,被移植成孔子的頭顱,包括廟裡頭升起的五星旗,和尚朗誦偉大主席的詩歌,包括文化大革命.
一個中國國民黨主席說,要讓全部台灣人自豪、自信的說「我是中國人」
這不是「中國人」的認同,而是「要所有人當中國人的認同」
這不是文化、歷史與情感上對「中國」懷有歸屬感,這是統戰,brother.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