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權結構
在父權的結構下,一般認為,你袒護某位女性或者讚美女性是為了得到某些酬賞.
是基於不正當的目的才執行想要討好女性的行為.
因此,你反對母豬教只是為了想約泡.
你替林奕含辯白只是為了討好其他女性的觀感.
你揭發創意私房只是為了想出風頭吸引異性而已.
你稱讚王婉諭展現健康的身材必然帶有性的意圖,而這連結到你替她辯護的行為也解釋為一種迷戀.
證據就在於,當王婉諭這個名字被提及的時候也必然會提及吳欣岱,該對象曾經辯護的另一個對象.
而當你試圖會自己沒做過的行為以及沒產生的意圖辯解,這會被視為另一種對女性的冒犯.
在這個語境中,多元的審美觀並不存在,只剩下豬哥的意圖,並讓觀者產生噁男的感覺.
當偏見已經產生,僅僅因為男人凝視著另一個女性,並發出自身的審美,被凝視的對象就成為被動的物件,受害者的模型,先有意識形態而後產生理論,使淪為加害者的男性只能自證己罪,百口莫辯.
這種男性凝視只是一種狡猾的挪用而已.
「一個自由人,是能夠忍受周遭人類用他不覺得恰當的方式生存的人.他必須能夠控制自己的壞習慣,不要一遇到什麼看不順眼的事情就想叫警察.」
僅以這位奧地利經濟學家的名言,送給在留言中,看到神父讚美小燈泡媽健康的身材挺不賴的就想要報警的那位BROTHER.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