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不是中國的
海龍蛙兵從金門移防到澎湖,不知為何被解讀成台灣要放棄金馬.
今年7月,才出現歷年最大規模演習,9島同步實彈射擊,戰車與裝甲車在金門遊走,那履帶的摩擦聲彷彿在對岸都聽得見,當各式火砲齊發,從夜晚一直到清晨,就連久違的M1式240公厘榴彈砲都在響應這個晚宴,這個老兵尚未死去,不只能動,過去還曾一砲打到廈門火車站去.
人們總說要反侵略、反統戰,要抗中,要反共,沒有什麼比在對方家門口亮出獠牙,還最有效的反抗;也沒有什麼能打到對方國土,最有效的嚇阻.
這是對中國文攻武嚇最好的回應,而且,也最少成本和代價,只要三千兵力,就能對14億人展開莫大的威脅.
人們總說金門很難防守,所以乾脆丟棄,但實際上,金門至少被成功守住三次-從古寧頭戰役到九三砲戰,到著名的823砲戰,共軍都打不下金門,而許多人一直盛傳的美國沒有要防守金門,實際上,這不能解釋殉死在金門的美國士兵紀念碑,孟登道和林恩,以及,每隔幾年就會到金門故地重遊,參加紀念的美國軍官,那些挺著啤酒肚,叼著菸斗的美國大叔,說的都是自己曾經協防金門的故事.
在美國,甚至還有美軍八二三退伍軍人協會.
1958年9月4日,美國國務卿杜勒斯發表新港聲明,「中共進攻金、馬,即為進攻臺、澎的前奏」,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雖不包含金馬,但在八二三炮戰,美國協助運補、護航,提供武器,島上還有「志願」的美軍殉死,就可以看出,美國的協防意圖.
很多人對戰爭的理解十分的淺薄,若將金門當成一個孤島,自然以為守不住,但若將戰場視野拉開,你就會發現金馬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他可以將戰場侷限在中國本土,甚至爆發在中國本土,替台灣爭取時間,降低損害,甚至賦予防守方無限的可能性,例如,直接攻擊中國本土,而沒有比這個更能嚇阻對方的防守方式,在烏俄戰爭中,烏克蘭一直處於劣勢,就是呈現單方面挨打的狀態,俄羅斯雖然被經濟制裁,但國土內並不受戰爭所影響,可以盡情在安全的地方發動攻擊,反倒是烏克蘭,首都天天被炸,重創指揮系統和百姓士氣,一場侵略的戰爭,之所以不對等,那是因為防守方倍受限制,只能單方面在境內作戰,最終無論是贏還是輸,受到真正損害的只是被侵略的國家.
在一場反侵略的戰爭中,你單方面被打,只能成為一個靶子,對方不用付出任何代價,這是最劣勢的防守方式,只防守台灣、澎湖,那你就是一個靶子而已,但若有金門、馬祖,選項可就不同,在八二三炮戰中,他並不是一個防守孤島的戰事,而是結合陸、海、空,多方面的戰爭,在金門被砲擊時,溫州正在落下響尾蛇飛彈,這件事有上報,香港媒體報導,「中共外交部抗議,美國提供台灣不尋常武器悍然擊落我戰機」,這是響尾蛇飛彈首次的實戰,這空對空的飛彈,由美國提供,甚至創下人類史上,第一次運用空對空飛彈擊落敵機的紀錄.
不只如此,美國提供各種五花八門的先進武器,甚至還有核彈,美軍在台南空軍基地部署Mk7核彈,也在清泉崗空軍基地與台南空軍基地部署搭載核彈頭的MGM-1鬥牛士飛彈,根據一項美國解密的情報,八二三砲戰開始後美國空軍向美國總統艾森豪表示,一旦總統授權使用核彈,中國人民解放軍對離島(如金門)的進攻會立刻遭受美軍的核子空襲.
在金門被攻擊的時刻,台灣立即上陸了38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足見金門被攻擊,台灣也不會閒著,對中國的防守戰,金門和台灣是被當成一個整體戰略布局來思考,金門有事,就是台灣有事.
不會是「美國沒有要協防金門,所以台灣乾脆撤軍」、「中國打完金門,就會停止攻擊了,台灣就建國了」在戰場上這無異於自殺行為,你自動丟掉了一個能為自己爭取時間、防守敵人的肉盾.
在這邊要釐清兩個頗為嚴重的謬誤,
1. 「台灣地位未定論並沒有說金馬是中國的」,這很重要,很多人經常超譯這個理論,「自動幫敵國增加領土」,呈現一個「打著台獨反台獨」的狀態,割讓金馬的論調是由施明德提出的「金馬放棄論」不是台灣地位未定論,施明德的論調和統派是互相呼應的,我看到許多法理建國的論調基本上和金門8名議員提倡的成立「金門永久非軍事區」差不多,這也是普丁對烏克蘭的論調,希望烏克蘭「去軍事化」,當對方說要把金門出賣給中國,我方一群人叫好,並認為金門人都支持統一,乾脆讓他們去當中國人,於是也附和對方把戰略要地一併送給中國,這其實是一種賣台行為,中共國的侵略行為不可能只侵略完金門就結束,下一步必定是侵略台灣,這就如同納粹侵略了蘇台德地區,接下來就會入侵捷克全境,這是歷史上不變的真理,不要天真到把希望寄託在敵人的善意上,認為敵人只侵略一個目標就滿足,「割讓金門給中國台灣就建國了」.
「沒有一個國際法或法律紀載金門是中國的」事實上,台灣地位未定論只說明了,日本放棄了台灣、澎湖,但沒有說主權交給誰,「台灣主權不屬於中華民國」這一個客觀事實,並沒有提及金門、馬祖,清國並沒有明文規定將金馬如同台灣割讓給日本,所以日本也不會在舊金山和約中放棄金門和馬祖,這只說明了「台灣和澎湖的地位和金馬並不相同」,也不代表「台灣的地位和澎湖相等」,許多人經常誤用這個條約和理論.
事實上,金門和馬祖都曾經被日本佔領過,和台灣一樣經歷日佔時期,並且也都被明鄭統治過,經歷比台灣還久的戒嚴(1992年),並同樣有許多白色恐怖受害者,如果有任何人告訴你金門沒被日本佔領,那是歷史無知.
中華民國對於金門,基本上也是和日本一樣進行軍事占領的關係,然後,記得朝代之間的領土並沒有繼承關係,中共並沒有實際統治目前的金門和馬祖過,金門至少換過十幾面旗幟,包括閩變的中華共和國,唯一沒有被日本統治和佔領過的地區,中華民國建國後實質管轄時間最久的領土是烏邱.
按照陳隆志的「台灣地位未定論」,「台灣的主權屬於台灣人民」而後又提出「國民主權」,可以知道,參與台灣政治實體,擁有選舉權領地的人民,都是台灣的一部分,金門現在就是屬於台灣命運共同體,金門的主權屬於台灣統治當局,也是需要被解殖的對象.
中華民國屬於流亡政權,流亡政權不會有領土,有領土的屬於殘存國家,金門的問題,按照流亡政權論,原本是中華民國政府唯有遷移到金門馬祖,才能解除流亡政權的身分,要求中華民國政府離開台灣,在金馬建國,並不是把這些領土讓渡給中共,按照這個邏輯,中華民國還沒有實際擁有這些領土,擺脫流亡政權的身分.
2. 臺灣關係法並沒有明訂美國不協防金門、馬祖,這是台灣方面的教授單方面的解讀,臺灣關係法的全文為:「the term "Taiwan" includes, as the context may require, the islands of Taiwan and the Pescadores」,美國對金馬的態度屬於戰略模糊,「the islands of Taiwan」其實也可以解釋為「台灣擁有的島嶼」,可以納入金門、馬祖,事實上,近年來美國AIT的臉書上,你可以看見他們明確表示金門是台灣的一部分,美國人經常用各種名目登島,照片中,為AIT發言人孟雨荷遊金門寫下的字句,美國人不會亂寫,這代表美國對於現在金門的看法.
無論是台灣地位未定論,還是臺灣關係法,可以看出一件事,台灣、澎湖被定義為地位未定,而以台灣作為主體,作為島上政治實體的代稱,台灣島上的主權實體被定義為「台灣」,不是「中華民國」,也不是「台澎」,而台灣的主權實體可能及於「台灣擁有的島嶼」,包括蘭嶼、綠島、太平島、龜山島、基隆嶼、澎湖群島、小琉球、金門、馬祖、東沙...這些台灣實際控制的島嶼.
以東沙來說,華府智庫(CNAS)公布的兵推模擬中,對於中國侵台就是採取中國進攻東沙島劇本,並建議美國和台灣使用毒蛙戰術,讓中國付出代價,東沙只有500兵,比金門更難守,從這就可以看出,美國認為的「中共侵台」包括這些島嶼,而這些島嶼被視為是台灣的一部分.
所以並不是「條約紀載台灣和澎湖,台灣就只有這些領土,而不能增加領土,或擁有其他領土」,按照這種邏輯,所謂台灣獨立建國的意義是,要不斷地消滅這些領土,贈送給敵國(中國),才能建國,成為一個完整的「台澎國」,這完全是錯誤的方向,是在削足適履,只是變相地在消滅台灣主權,消除台灣的防禦能力,增加敵國入侵的機會,當這些人自認的建國成功,也等於台灣即將被中國消滅的時刻.
對於主張台灣獨立的人而言,要注意的是「不要幫流亡政權重新擁有領土」,這不是台灣獨立的目標,將中華民國驅趕至金馬的前提是「台灣完全獨立」,而不是「幫中華民國重新建國」,搞錯了就差了十萬八千里,變成中華民國復國主義,如果流亡政權不肯遷至金馬,例如叫賴清德遷都金馬,或遷都金馬,台灣仍然沒有獨立,繼續被新政權殖民,那就沒有割讓台灣領土的必要,要注意獨立的要件必須先有一個想像的命運共同體,沒有一個民族國家是憑空建立的,必須要讓參與他的人認知他們自己是團體一份子,即使不認識,也要擁有連結關係和共同想像-「台灣」,否則這個國家不能成立.
基於社會契約,金門、馬祖,任何行使投票權參與台灣民主的地區的人民,都是台灣的一部分,這也是構成人民主權的基礎,而要解決金門親中滲透的問題,最正當的方式是藉由民主選舉贏得勝利,當然也有其他非常辦法,例如頒布貝奈斯法令,讓認同中國的人離開金門,遣返中國人回到他們的祖國去,認同台灣的人留下來繼續在金門,而不是舉辦公投,連人帶土地,被中國統一.
正如抗中的前提是要保台,獨立建國的前提,是要台灣先存在,你必須確保你的領土、人民、共同體的安全,才能成功獨立,金馬如果要放棄,那就叫中國來打,讓中國付出代價再拋棄,沒有主動放棄,危害台灣安全的道理,一旦中國進攻金馬,就會威脅台灣的安全,如果自動放棄前線的人民,人民自然也不會相信新國家會保護自己,也不會認同這個國家,甚至比起新國家,更嚮往被獨裁國家統一.
對於主張法理建國派而言,要注意的是「不要幫敵國增加領土」,如果建國的方式是「根據舊有的條約維持台澎的完整」,而不斷將現有的人民與領土無條件贈送、分割給敵國,侵略自己的國家,這種建國方式就是實質的自我閹割,也永遠沒有建國的可能性,這種鴕鳥心態,將領土縮限到只剩下台灣和澎湖,主權裂解成台澎共有,而不屬於台灣本位,放棄共同體的意識,也不防衛國土,就是坐視國家被併吞,讓敵人包圍台灣,使台灣置入於危險之中,要嘛,當澎湖被占領,台灣就失去主權自動投降,要嘛,還沒建國就先被中共消滅.
海龍蛙兵從金門移防到澎湖,是否代表美國駐軍從金馬撤離?等於金馬要撤軍?馬英九基金會這個謬論很奇妙,首先,台美雙方都否認在金馬駐軍,就算有,也不會承認,澎湖馬公市在2024年,即有美軍特戰人員在麥當勞與當地人互毆的新聞,可以知道綠扁帽主要在澎湖訓練,2019年的「閃光」協訓也是在澎湖,所以海龍蛙兵從金門移防到澎湖,實為更方便進行更深、更廣的訓練.
再者,這也代表著中國攻台的風險,攻擊台灣本島的風險大增,如果精銳放在前線,距離200公里的本島就無法短時間回防,派駐在中介點澎湖,可以兼顧金馬與台灣本島的防衛需求.
台派必須注意施明德「金馬放棄論」的危險性,在兩岸兵兇戰危的現況,鼓吹放棄前線,金門是中國的領土,其實是在鬆懈台灣的防衛意識,全面加強金門被紅色滲透的風險,想想,2024年八月,賴清德才剛登島紀念823,說要捍衛台灣主權,隔沒多久,就有一群人嚷嚷著金門是中國神聖分割不可的一部分,領袖前腳剛走,有人就在後頭喊投降,就這對守護台灣主權到底有什麼好處?
如果金門往後的結局是要撤兵,那今年七月幹嘛要大規模軍演?威風的放一放炮然後狼狽的撤退,這有什麼戰略意義?
這種金馬放棄論是不是在增加敵人的侵犯慾念?高唱與中國統一,割讓金門馬祖,是不是在引誘敵人入侵?
跟投降有啥兩樣?
中國要拿金門,就要付出代價,這就是毒蛙理論,沒有戰爭還沒開打,就拱手相送的道理,金門的地理位置,就是中國的門戶,這也是為何當初日本會佔領金門的用意,台海戰爭有各種可能,日本和美國也可能循著金門進攻中國本土,用以反制中國對台灣的侵略,而台灣過去也有在金門架設飛彈的傳聞,一旦設置,北京就在射程範疇.
現代戰爭,講究的是報復反擊和軍事回應,就如同以色列被進攻,就會反擊以回應,中東國家被以色列轟炸,也會發射導彈報復,這些都是為了遏止對方對自己的國家繼續侵犯.
而沒有比金門更有威力的軍事回應地點,在1996台海危機,台灣舉行首次總統直選,中國對台灣發射飛彈,台灣反制的措施即是,將天弓飛彈佈署在外島,「只要解放軍對台灣本島發射飛彈,國軍就以此彈實施反擊」,以及,陸軍調派戰車營和火箭連秘密前往金門,以廈門電廠為目標砲轟,「一旦解放軍攻台,國軍立即實施報復性攻擊.」
這幾乎是對應中國侵台的sop,即使在準戰爭時期,台灣被文攻武嚇,金門就是最好的報復基地,因為這根豪豬的毛直接刺在對方的心臟旁邊.
除了表面上的台海戰爭,也別忘了民主的戰爭,蔡英文在2020年總統選舉,曾經在金門拿下一萬多票,在2000年選舉,陳水扁在金門只拿了759票,短短20年間,飛漲了近14倍.
然後也別忘了,過去罷免的時候,連一個月都不到,就收到1174份連署,差73分就過門檻.
所謂「台派」是什麼?
是當美國傳出駐軍金門,有綠扁帽,就鼓吹中國怕了,台灣是自由民主的燈塔,蛙兵移防澎湖,就大喊金門是中國的?
是當金門人努力衝罷免,就大喊你們是勇敢的台灣人,當蛙兵移防澎湖,就嘲諷金門人是中國人?
這種不叫台派,叫做投機主義.
這種投機主義,將會讓前線崩潰,好不容易數十年構築來的金門抗中保台的力量,因為這種惡意而瞬間崩毀,加速赤化,讓本來就背負不可承受之重的金門台派,在他們沉重的包袱上再踩一腳.
李問也不用再選舉了,民進黨金門黨部也直接關燈.
反抗的力量一點一滴的堆積,要數十年,要摧毀,只需要一瞬間的冷嘲熱諷.
我以為的台派,是寸土不讓的台派,是看著在前線奮戰的金門台派,也絕對不會割席,不是面對中國侵略,就切割自己人,跟著敵國人一起踩踏,犧牲他們來保全自己.
時代在變,台灣人的觀念也要與時俱進,台灣地位未定,台灣的主權由2300萬人擁有,不屬於中華民國,也不屬於中國,金門不是中國的,金門是台灣的一部分.
身為台灣人,要有保家衛土的決心,brother.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