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惡搞選民,選民也會惡搞你
林岱樺這一題,其實滿多點可以吐槽的.
首先是正國會這種呼朋引伴硬挺的作法,突然共同發聲支持某一個人,沒頭沒尾,要其他人無條件支持,而沒有鋪陳和能說服他人的理由,這其實是很傳統的機械式網路行銷,老闆下令要員工去點讚,很容易讓人看破手腳,覺得只是貫徹某個頭人的個人意志,而其他人被迫跟隨,目的太過明顯,給人的感覺太刻意,而那一句「不貪不取」,對照林現在面對的助理費案,其實只是單純激起他人反感,讓觀者有被愚弄的感覺.
但反對林岱樺方,如果只是以挺同或反同,加以杯葛,同樣也無效.反而可能帶來反效果,林代表的其實就是民進黨內一種傳統選民的樣態,很迷信,很保守,對進步議題並不了解,偏好傳統家庭價值,著重於當下的生活經驗,埋頭努力工作,不習慣改變,地方社群凝聚力強,政治選擇多聽地方頭人的意見,俗稱的在地勢力,這些人是同溫層接觸不到的人,簡單來說,另一個世界的民進黨支持者,他們意見或許跟網路上的風向是相牴觸的,在2018敗選時,民進黨被批評「不接地氣」,說的就是這種基層和夾層政治觀點互相矛盾的現象,一例一休當時同溫層認為很好,是善待勞工的意見,可以減少工時,但對這些民進黨基層來說,是減少賺錢的機會.淘汰烏賊車的政見,看起來很環保,但對他們這些底層百姓來說,變成是淘汰老車,要剝奪他們討生活的代步工具,好好的政見變成「消滅老車、消滅老農」,讓南部的綠委非常頭痛.
所以林岱樺過去的主張看起來很荒謬,例如放生和宗教法案,但多少反映南部基層選民的看法,這是應該要「傾聽」而不是加以排斥,「說服」而不是連表達的機會都不允許,面對這種陳舊的意見,應該是要循循善誘,多元並陳並加以解釋,甚至作為進步政策的緩衝與調整的潤滑劑,而非視之為一種罪名,這恐怕也會刺傷這類南部傳統選民的心.
以反同和傳統價值來說,其實也有像高市早苗和川普這樣的政治人物,高市提倡夫婦同姓,反同婚,川普反墮胎,只認同一男一女的性別,甚至疫情時不戴口罩,說喝奎寧酒可以治武漢肺炎,他們依靠附和一種保守選民的心理和公正世界觀偏誤,即便和世界脫節,跟專家唱反調,但卻可以牢牢的把握特定選民的內心,讓選民覺得跟自己站在一起,為己所用,林岱樺也是類似的手法,說白了,她反同的方式跟他們比起來,也只是小巫見大巫,只是象徵性的反對,跟民進黨整黨通過同婚的態勢相較,這一撮保守選民與其說會認為她跟黨中央唱反調,有忠誠問題,不如說,他們更擔憂這樣少數的聲音在黨內被消失.
民進黨現在面臨的情況很尷尬,那就是罷免失敗過後,黨內的主流意見,無論是黨中央還是同溫層,對傳統選民恐怕是不信任的,一方面是由於執政包袱的影響,物價、風災、關稅,另一方面,是民進黨傳統的價值,沒有被凸顯的關係,例如抗中保台和黨外精神,即使日子過得苦哈哈,敗選氣勢低迷,仍然有一種熟悉的語言可以號召.
但取而代之的是網路的語言,這使得民進黨候選人與他們失去了連結,缺乏良好的溝通,他們認為自己的意見並沒有被傾聽,反而是聲音被另一群新興的選民給替代,於是產生了如同共和黨鐵鏽地帶的選民,無聲的反抗,黨主流推薦的人選,反而處於弱勢,在地的頭人反而在民調中取得優勢.
林岱樺過去是陳其邁的市長競爭對手,兩度選立委最高票當選連任,不是以空戰就能壓垮的對手,毫無疑問她具有雄厚的在地實力,但如今,因為貪汙案纏身,也成為民進黨最棘手的問題.
這個不是要不要挺她的問題,而是如果讓她參選市長,助理費案必然會成為敵人打擊的一個點,將來對手如果有貪汙案的問題,民進黨也失去立足點可以批評,隨著官司的發展,也可能讓她跟高虹安一樣,是一個無效的當選人,被停職停薪.
丟掉高雄事小,還可能連累其他縣市和議員選情,最重要的,這也對不起高雄人的託付,有信度的問題,民進黨推出一個可能隨時都會離職的市長,每個市民都蒙受損失,就像當初韓國瑜繞跑去選總統一樣,就算一時意氣選上,等待來襲的,是選民的失望和高雄政權永久的轉移.
對林岱樺來說,無論是一邊拚選戰,一邊面對官司,還是一邊當市長,一邊面對官司,兩頭燒的情境,兩面都無法兼顧,無論是官司還是選民的託付,恐怕都落得兩頭空.
我建議應該給林岱樺公正的對待,幫她做好一個下台階,與她好好的溝通協調,勸其自行退選,為了顧全大局,不是盲挺,也不是靠打壓的方式,越打壓,恐怕只會讓這股無聲的反抗越強.
打壓過頭,不給一絲喘息的機會,把對方支持者激出來,造成逆火效應,就像昔日新竹的高虹安.
應該跟她曉以利害關係,動之以情,她似乎也活在一個很厚的同溫層裡,不知道民進黨現在面臨的危機.
大罷免過後,選民對民進黨已經產生了信任的問題,內有國民黨來勢洶洶,外有中共統戰加劇,接下來的縣市長大選會是一個極度不公平的選舉,上次台南只差5%,而曾經選上高雄市長的韓國瑜,現在已經重拾了人氣,擔任立法院長了.
弄不好,可能台南、高雄都會丟掉,民進黨將遭受滅頂之災,而台灣的主權也會岌岌可危-林的在地實力,應該成為民進黨的助力,而不是阻力,她依然有光明的政治前途,往後可以擔任任何角色,但不必然是現在,民進黨最弱勢的此時,如果民進黨失去政權,失去所有選民的信心,再怎麼穩定牢固的基層,也終究會煙消雲散.
民進黨有助理費官司的也不只林,這不意味著政治前途會斷送,如果高雄能保住,高雄市長參選機會還有好幾屆,釐清了官司,當選率也會高,一旦丟了,綠地變藍天,則永遠都沒有機會,反而會成為民進黨的罪人.
我覺得要檢驗民進黨的初選候選人,不是不行,但不是用那種「得罪某網紅與否」的方式,將攸關公共利益的民主選舉,演變成私人恩怨,將民進黨的選民,帶往個人的偶像崇拜,民進黨的候選人,是將來可能擔任市長的人,要有基本的格局在,是服務所有高雄市民,而不是服務於單一個人的情緒,不是看網紅可不可愛,或是看哪個網紅可不可怕,懼怕於他的流量和粉絲.
這是民主進步黨的初選,也是攸關未來高雄的前途,台灣的命運,不是個人的好惡和家家酒的遊戲,如果依靠這種方式,來決定人選,不管誰贏了,與基層都會越來脫節,民進黨本身的信度也會大幅流失.
民進黨的支持者,也應該重新找回大局觀,不應該輕率地態度看待任何一場縣市長選舉,哪怕,是對民進黨不利的縣市,也最好不要有教訓選民的心態,或把大選當成一場惡搞的遊戲.
不會是台北不值得一個更好的人選,高雄就不要含淚投票-不會是失去價值的決定,台北某某人選藍白很喜歡,中間選民最愛,實力就是正義,換做是高雄,就不是這麼一回事.
當你自認為選民都對不起民進黨,要教訓選民,把放棄當成一種成功,報復當成一種勝利,一塊一塊的把選區都切割出去,符合自己想像的,才願意正視他,不符合的,就加以鄙視,彷彿只剩下民進黨執政的縣市才有存在的價值,還沾沾自喜以為保護了民進黨不被傷害.
當你以為只有綠色執政的地方值得被守護,而排除了他們以外的選民,敵視一切,卻不知道,懷裡保護的對象也在抗拒著你.
當你惡搞選民,選民也會惡搞你.
高雄,是一場輸不得的戰役.
身為民進黨的支持者,不管誰出線,我都會全力支持.
因為我知道,所有能被守護住的土地,從來不是靠高貴的情操,情緒的洩憤,而是靠艱難的取捨,憂患的意識,選擇較不壞的蘋果,看見遠方的大局,含血含淚,一吋一吋的守下來的,brother.
本篇文章的完成感謝以下tomoyo的贊助
【贊助神父的鹽 守護故鄉土地】
闇潮風雲:神父的podcast,錄製週期真微妙。
杉咪貓
Licao_do_Vento:最新的,分析鄭麗文為何勝選kmt黨主席那篇,很精闢!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