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岱樺事件

 
大家都很喜歡川普,推崇高市早苗的右派崛起風格.

但老實說,發生在台灣就是林岱樺現象。

人們對異國都有距離的美感,但同樣一套模式發生恐怕要考慮國情和文化差異,還有副作用力,就像放煙火很美麗,但待在煙火下方可是危險的很,也不是每個地方都適合放煙火,那代價可是把整個黨當燃料。

很多人自認的右派只是單純美國的移植,是雲端的右派,若是實際發生在台灣,是完全不同的情況,反同,要求農業工地合法化,提倡傳統宗教和家庭價值,比如放生和宗教道德高於憲法,經濟上限制公權力介入,政治上捍衛傳統的宗教和道德認知,這比較像實際上台灣右派會出現的樣態.

我個人很支持川普和高市早苗,因為他們一個反中,一個挺台,但絕不樂見這現象出現在台灣,完全兩碼子事,而且要注意的是,高市早苗的出現是因為自民黨衰弱的結果,他們黨內的人不滿岸田和石破茂,跑去另行組黨,造成分裂危機,原本小泉有人和,佔據民調優勢,結果被自民黨草根力量改變選舉結果,而川普當初家裡被FBI搜索,訴求的是被打壓和司法迫害,直接出線取代共和黨正規的勢力,這兩者複製到台灣,對民進黨根本不利.

我還是傾向由黨內大老或在高雄的頭人說服她退選,釐清官司再等待下次機會,使用懷柔的方式,而非強力打壓。

如果要戰,最好不是找網紅,而是找高雄在地的政治前輩,這是內戰,你要找的是和在地人有關聯的對象。提出更接地氣的、能滿足高雄人的政見,要表現的比他更綠、更高雄才行,而不是光想著在雲端打安全牌,初選是靠室內電話,不是靠你認識多少網紅。

昨天她的造勢看起來很好笑,但道地的台語,幾乎每一句都有押韻,訴諸於被打壓的悲情,還不忘提及中國威脅,以及自己替民進黨立下的戰功。

「岱樺的打拼,不是一天兩天啊,岱樺的打拼,不是一冬二冬啊,岱樺的認真打拼,是二十五冬啊!」

「我所有的青春,所有的氣力,都獻給鄉親,獻給高雄啊!」

一開場,就驚心動魄。

最好不要認為台下的都是小草,只想著把她打到對立面。

那種氣口、草根的語言,充滿著煽動力,可是過去被遺忘的、被忽略的,傳統民進黨人勝選的方程式啊,brother


留言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