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先的事情
老實說,我對台派或者抗中保台陣營的期許是,儘管我們在各自領域上,對於某些議題,擁有不同的觀點,不同的想法,甚至是彼此對立的存在,但只要我們在大方向上一致,擁有基礎的共識,那我們在必要的時刻來臨時,就可以暫時放下爭議,擱置懷疑,暫時不去看彼此不同的點,為共同要守護的目標而努力,互相合作,彼此支持.
台灣主權的議題如是,「什麼是為台灣好的?」.
性別議題亦是如此,我們是不是在乎女性面臨的困境,在女性受暴,或受到騷擾的時候.
純粹是因為我們可以辨別出,在何種時刻是「必要的時刻」,在那當下我們知道「什麼是優先」.
在這樣的前提下,即使彼此路線不同,「但我們都是為台灣好」,所以可以暫時化解歧見,面對外侮,即使各有自己的主張,「但我們同樣為受暴女性發聲」,那當下就能一起同仇敵愾,為己方爭取最大的公共利益.
如果你有99個可以支持對方的理由,卻只因為一點不同就加以反對-那我必須說,這是極為可惜的事.
倒不如說,這是訴諸純潔的謬誤,就算一時看起來是同一陣線的人,同樣主張的人,但對於其他議題,仍會有不同的看法,就算是同樣一個方向好了,挺台,也會有人傾向維持現狀,有些人則主張台灣獨立,這樣因為一個不同之處,便否定全部,甚至撤去支持,那麼,其實你永遠都無法找到一個真正的同伴,或者凝聚共同的力量,因為沒有人是完全相同的人,你永遠無法從另一個人身上找到另一個自己,因為,我們不能成為別人,別人也無法變成是我.
我想起蔡英文的「你這一生不一定等到同志婚姻」,當他會見婚姻平權正反兩方團體,有一位同志出來以後,說蔡英文對他這麼說.
儘管根本沒有,但民進黨在當時無法立即承諾通過同婚時,許多婚姻平權團體的反應,是撤出全部的信任,完全的否定蔡英文,和民進黨.
他們怒罵她是「騙子」,要求他們滾出遊行場合,甚至還有同志在臉書發表「蔡英文,為何那麼自私?」、「不要因為沒人娶你這滿口謊言的醜女人,就持續剝奪同志結婚的權利」,結果,反同勢力大獲全勝,同婚5公投全部被拿下,1124,民進黨也大敗.
而我們知道同婚最終在民進黨抵住壓力下通過了,蔡英文是努力最多的那個人,而被打成反同的老柯,最終,也是拚了老命促成同婚專法.
老實說,我認為吳欣岱並非不能說服、溝通的對象,只能無條件地杯葛她,全然否定她,必須用這種將她隔絕的態度去對待,或認為她只適合這種方式.
「我提一個想法,想知道大家怎麼看:如果會怕跨女共用女廁的人,去用性別友善廁所呢?」
這是鄭家純無法支持吳欣岱的原因,沒辦法支持會問這種問題的候選人.
恩,首先,吳欣岱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她還不是候選人,或者說,她只是一個略有知名度的公眾人物,如果因為一點失言,就否定這個公眾人物往後參與政治的機會,作為一種絕對評判的標準,我想這樣的標準是否公允,是否符合民主的精神,檯面上的政治人物比之又如何,有待商榷,依照這種尺度,檯面上的政治人物根本打從一開始就不應該存在,有許多庶民也會因此喪失從政的機會.
但我們知道的,羞辱女性,唾棄台灣,吹捧中國,這樣的政治人物存在的理所當然,沒有人去替換掉他們,而我們台派的政治人物,卻因為這種高到不行的標準而被否定,或無法支持,這無疑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
吳欣岱這樣的提問,你可以說她天真,也可以說她無知,但她的本意是因為跨性別的女性發聲,並不是像一些異男政客那樣充滿惡意,而這段話當然會造成許多誤解,例如,把質疑的女性都趕出女廁去用性別友善廁所,這樣的誤區,但我覺得她實際的意思,應該是一種換位思考,「如果跨女用女廁會使人恐懼,那麼性別友善廁所這個情境呢?為何就不會感到這麼可怕?」
這當然還有一個深層的謬誤,「領域」,女生讓出自己的原本就該有的領域,跟進入「多出來的」另一個領域,是完全不同的,不能說我曾經因為內急而在野外方便過,我家的廁所就必須變成一片草原.
坦白說,吳提的這段仍是在提出想法和問題的層次,我比較樂見人們針對這個議題提出反論,與之論辯,而不是直接否定她的參選,或當做不支持的理由,這當然是個嚴重的杯葛,但在我看來,就好像逃避了與她正面辯論,拆解她的機會.
而人們之所以會付出自己的信任,與她,並不是給予她什麼獎勵,或贈與什麼禮物,無條件認同她所有的主張,而是因為她即將挑戰艱困選區,完成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在藍白的夾殺,與綠白合的排擠之下,奪下內湖南港立委的席次.
這不只是下架誰,或替誰復仇這麼簡單,而是要向民進黨證明,民意是不可假定的,抗中保台是有票的,在陳柏惟被罷免,林昶左退選的這個時候,為較為清晰的,走在前面的挺台主張-台灣獨立,在國會殿堂至少擁有一個席次.
你可以不完全支持她,但可以部分支持她;你可以不支持她,但至少不用去反對她,你可以反對,但不用挑這個時候去反對她.
在她為人們作戰的時候.
鄭家純撐香港,支持香港反送中,吳欣岱也同樣聲援,她會加入基進黨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因為香港的時代革命.
鄭家純辦38號樹洞展覽,呈現女性遭受騷擾的困境,吳欣岱則致力於醫院、機構內職場性騷擾與性暴力防治與申訴,倒不如說,她會從政,就是因為她曾遭職場霸凌、職場性騷擾,一路對抗加害者到底,而被找上的.
在我看來,這兩位都是我欣賞的女性,實在找不到他們應當彼此反對的理由,無論是因為跨性別議題上的不同立場,免術換證,或是公眾人物高標準的社會責任.
如果說家純無法支持的話,那麼,神父倒是可以提供一個妳可以支持的理由,那就是在翁立友事件中,在一群人以「說謊」、「雙重標準」質疑鄭的時候,吳欣岱第一時間跳出來,一一反駁這些柯糞或者公眾人物老x雞毫無下限的謬論.
她說,「到底是價值觀多崩壞的人,才會認為賣飛機杯就可以被性騷擾?」
「況且不提性別好了,多少人到餐廳,老闆送錯菜連吭都不敢吭一聲,要職責是炒熱氣氛的主持人,在眾人開心起鬨的時候板著臉大罵,談何容易?」
而我們知道,高嘉瑜並不會這樣做,她會選擇沉默.
但當她自己遭受到性別暴力時,無論是鄭家純,還是吳欣岱,都會大聲替她說話,就連神父也是.
這就是利己主義者,和「妳們」的不同.
所以我支持吳欣岱,也支持鄭家純,這些遇到「必要的時候」看到的「優先的事情」,都願意跳脫出自身的利害關係,勇於承擔風險,為別人發聲的人.
我認為這樣的人,都應該獲得應有的對待,應有的支持,brother.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