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民進黨主席,必須去做的事
很多人覺得換掉老柯的手段太粗糙,方式很難看。
但好看的劇本,必須兩人一起配合演出,就像當年蔡英文勸退蘇貞昌一樣。
賴已經親自勸說,加上潘孟安努力降低姿態,但老柯仍然堅持不退,甚至認為大罷免仍然大成功,在賴明確表態黨團改選後,還將甲動的黨團大會場所,變更到議場,民進黨史上從未曾有的事。
這就註定了場面必定會很難看。
這並不是賴造成的。
連署,是最後不得已的手段,也是民主程序的展現,究竟立法院裡,民進黨立委真正的心意為何?他們認為現在的狀況是不需要改變的嗎?包括綠委提到的,不允許討論,被恐嚇開除,沒有討論、不是民主,只能服從,不能提案,只為了焦土作戰-史無前例的民進黨立院黨團.
在這連署的掙扎與選擇中,究竟是賴的意志多些?還是對柯建銘的恐懼多些?亦或是對現狀不滿,渴望改變的綠委的選擇?
萬年總召,本來就不符合民主常態,賴也只是要求辭總召,並沒有要求下台,老柯焦土策略的作風,開啟了民進黨同溫層,一種戰狼模式,一將功成萬骨枯,不計任何代價,抗中,但沒有保台,造就了一群無責任的戰士,一方面以符不符合民進黨的利害關係,問責於他人,對像是無差別的,除了政敵,還包含選民,非民進黨的小黨,公民團體,甚至是民進黨的鐵桿支持者,都可以是問責對象,強迫他人與自己保持一致,否則便以群體力量打壓。
這是濫用民進黨的權威。
另一方面,民進黨本身也是咎責對象,民進黨戰鬥力不夠,民進黨太聖母,這種有權無責的模式,責任和代價也永遠是特定人在背負,再怎麼努力付出,也永遠都不夠,成為一種毫無底限的消耗。
而戰鬥後的杯盤狼藉,戰鬥失敗的後果,敵人的嘲諷和羞辱,選民的失望和不信任,也由民進黨承擔.
民進黨成為只能付出,不能指教的慈母,同時,也是被迫擺出獠牙,供少數人驅使的猛獸.
更像是一個失聰失明的巨人,他的腳印被拿去要求其他人服從,但他的耳朵卻被黏土封印,聽不見任何聲音,他的眼睛被蒙住,看不見任何方向,只能承受著痛楚,無論是來自敵人,還是來自己方,只剩下戰鬥、戰鬥,永無止盡的戰鬥,他的地位,比他的腳印還不如.
人們都喜歡說民進黨要硬起來,但說到賴清德要硬起來,他們就沈默了,他們不希望民進黨主席有任何自主性。
當賴清德被罵是亡國之君,被指控要綠白合,是老綠男,台獨金孫,這一切的問題已經浮現,那群憤怒的人們其實並不是為民進黨著想,而是以柯建銘為中心。
中共還沒打過來,自己國家的領袖就先被亡了,還需要抗中保台嗎?
直到現在,這股戰狼作風仍然沒有停止,還有人繼續出征婦女新知,而女性閣揆的問題,早在蔡英文時期她們也同樣提出質疑,這只是種無法改變現狀的微弱呼喊,但對於處於戰狼風格的人們而言,只要是批評民進黨就無法接受。
「綠的女性官員和議員被藍白霸凌的時候,你們在哪裏?」
但這些荒謬的千手觀音邏輯,「你無法拯救全部,就不能質疑一丁點」,當她們幫綠的說話,又被視而不見,唯一的依據只是「你不能批評民進黨」,這種上對下的貶低,類似獨裁的傲慢,造成的仇恨與不信任,又由民進黨承擔。
這是民進黨的想法嗎?並不是,這是少數人的自以為是,煽動其他人以為自己可以這麼做,這麽做沒問題,去攻擊民進黨先烈彭婉如遺留下來的遺產,她當年也是要求民進黨公職提名「婦女參政四分之一保障條款」進而影響全體台灣社會,甚至還失去自己的生命.
這是在戰鬥嗎?並不是,民進黨支持者有無數個這樣被操弄的戰役,但真正應該戰鬥的時候,他們卻躲了起來,核三公投,賴清德呼籲投下不同意票,卻被冷處理,不動員,還有人說不要去投票,或只能投罷免票,可見這種戰鬥是有選擇性的,不是我屬意的戰鬥我不戰,等到別人戰的要死要活,在胡扯是冷處理大成功,怯戰當成是一種戰鬥.是不投票的人的功勞.
那平常檢討選民不投票,是在檢討幾點的?
尼采有句名言,「如果你要破壞一件事,最刁鑽的辦法是,用歪理為這件事辯護」
神父認為,你要消失一個政黨,最簡單的方法是,用最極端的方式去替他戰鬥。
戰鬥的目的,是為了打倒敵人,而打倒敵人,是為了解除對人們的威脅,迎來更幸福的社會。
但戰鬥的過程是一片混亂,也可以是為了得到權力,鞏固權威,為了利益,為了得到群體關係,為了獲取關注,為了能得到一種能控制他人、支配社會的感覺,認為自己的能力是有效的,足以影響這個世界,一種自我的滿足。
戰鬥的代價,運動的傷害,取決於哪一種目地佔據主軸,擁有的成份更多,如果是後者,群眾會變調,人們會感到更不自由。
戰鬥是否能成功,運動是否有效,取決於是否有一顆替他人著想的心。
老柯在某些人心目中或許是個聖人,在打一場聖戰,但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種驕傲於少許的正義,用少許的正義施暴於萬物的風氣不停止,盜賊只會越來越多,仁義不只存在於諸侯之門,也存在於民間,我們不能只批評敵人沒有道德,卻放棄遵循任何道德標準,只顧著檢討選民,卻忽略了這種戰狼的風氣,是不是已經令多數人感到恐懼不安,忘了自己也是個人民.
民進黨無法遏止人們的代言與代表,自己信任的流失,也無法違抗選民的咎責與歸咎,停止各種人為自己樹敵,帶來仇恨,那麽,只能做一件事。
敲響停戰的鐘聲。
他必須告訴那些仍然在戰鬥的人們,戰鬥已經結束了。
請停止現在這樣逃避現實的戰鬥,面對現實,一起面對明天的挑戰。
換掉柯建銘,就是釋出停止的訊息,走回民進黨該走的路。
抗中,也要保台。
這過程或許很痛苦,也或許會讓人沮喪,充滿悔恨,讓自己承受所有人的不諒解,背負各種猜疑與不信任,
但這是身為民進黨主席,必須去做的事,brother.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