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應該用在正確的對象

 
沒什麼好說的了,未審先判,是指判刑,不是叫你禁止判斷.

這個社工很明顯有很大的問題,一群人同理他,投射自己的經驗形塑他是一個不能檢討的人,背鍋的基層,根本是在濫用同理心而已.

這叫進入加害者的影子,你以為是在為別人發聲,實際上是在維護另一個共犯.

當初阿嬤信任她,所以孩子生前求救的機會沒了,辦案人員如果信任這個社工,凱凱就這樣火化了.

我不明白現在一群人還把信任無條件給這個社工是怎麼回事.

人們刻意忽略,該名社工就是這個系統的一部分,不去檢討這個社工,也等於放任了兒福聯盟,放棄檢討這個系統.

上銬女社工,是台北市警局的失職,但人們說著上銬女社工想替兒福聯盟切割責任,實際上,兒福聯盟卻利用上銬的問題在轉移焦點,稱是「波及」社工,「手銬銬住集體創傷」,這件事,有太多人搭著手銬的便車明目張膽的集體卸責,如果這個社工沒有任何問題,事件唯一跟兒福聯盟的線也斷了,看看「他們」正在做什麼.

「內部信曝光!虐童案『波及社工』兒福聯盟交代始末:手銬銬住集體創傷」

「兒盟今發了一封內部信,除對事件造成的社會動盪不安、對從事助人工作的社工夥伴們致歉,也強調不會讓兒盟的同仁獨自面對,已組律師團協助後續司法程序,『我們不能倒下,因為風雨未歇,我們必須堅強,因為自己的同仁要自己顧,不為什麼,只因我們同在一艘船上,必須同舟共濟,有難同當.』」

社工很辛苦,職場充滿困境,可以理解,但才更應該把同理用在正確的對象上,例如那些真正兢兢業業的第一線,被冤枉的同伴,以及,那個受虐的孩子.

老話一句,你的創傷日不會建立在另一個孩子的創傷之上,BROTHER.

「記者查出,當男童被送往醫院時,陳姓社工與劉姓保母還向醫院謊稱小孩的外婆是主要照顧者,因為連絡不到她,由他們來處理後事,甚至還說是溢奶死亡,希望能夠行政相驗,醫院發現小孩全身有傷,覺得有異,堅持通報,才沒有讓男童死得不明不白.」

「知情者表示,在相驗的過程中,陳姓社工還與劉姓保母一直在戲笑說沒事沒事,當時有人見到2人在嘻皮笑臉都覺得不可思議,想到人死了怎麼還笑得出來,甚至說男童是窒息死亡,一直拿著男童用過的奶瓶要辦案人員化驗。而男童的阿嬤一開始也以為孫子是溢奶死亡」

「辦案人員還查出,劉姓保母在訪視報告一直表示由於男童在前任保母那裡的不愉快經驗,有磨牙自撞的情形,但依照之前社工在前保母家做的訪視資料,男童一直都很正常,完全沒有磨牙自撞的情形,而當陳姓社工在負責男童的案件後,男童所有的訪視資料都在陳姓社工手中,但她連查都沒有查,就採信劉姓保母的說法。由於在整個過程中,陳姓社工的表現出來的行為根本不像是一名社工該有的行為,辦案人員認為社工有鬼展開調查,才發現她疑似造假訪視資料,不作為造成小孩死亡的結果.」


留言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