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用改變他

 
老實說,如果我是咖啡店老闆的話,一定會錄取他.

學設計就去做設計,開咖啡店才能做咖啡,那市面上就不會一堆奇奇怪怪,充滿個性的咖啡店了.

有時候,強調自我性別認同並不是標新立異,或者是想成為一個BUFF,而是因為想要化解誤解,因為人們看到他們的外觀多少有些疑惑.

這反而是一種貼心的展現.

當對方說了對咖啡和酒有興趣,覺得這間店的美感和符合自己的品味,這就是因為認同這裡而來,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種滿是動物標本的咖啡店,無論如何,初衷至少是善意的.

獻上自己的cosplay和作品集,老實說挺有創意的,也很大膽,創造力和挑戰禁忌是可以應用在所有行業的才能,而也是台灣職場普遍欠缺的才能.

神父以前當主管的時候,面試時也看過對方獻上的同人漫畫,然後順便叫對方即興創作一個動漫角色,面試資訊相關人才,除了看他的畢業集,也會順便問他「你覺得太陽花怎樣?」,因為他上面有提到參加過太陽花學運.

美術相關的專業,不一定只能用在設計和裝潢,不適合咖啡廳的工作,咖啡廳有各式各樣的客人,多元性和包容性,才是爭取客人的不二法門,以cos來說好了,這個人喜歡cos,擅長cos,如果具有對特定客群的理解力,那麼招待這些客人也特別有話聊,擅長跟他們溝通,他們具有著共同的語言,那麼,這就是一個人才,他背後象徵著是無數個有相同興趣的金雞母,而且,消費能力很高.

台灣的文藝圈,或者說青創圈,甚至說文青圈,普遍有一個弊病,那就是喜歡展現自己的個性,獨特的一面,但同時又不允許共事的人擁有自己的個性,甚至還會排斥,這種風氣是很不妙的,原本的領域就已經很冷僻,卻還喜歡互相排擠,缺乏包容力,那麼,這個文化領域就很難產生出真正對社會有貢獻的東西,缺乏包容力和理解力,就難以有真正撼動世間的作品,可以說服別人的成就,多半只是膚淺的,淪為表面工夫,嗅聞一種獨特的分泌氣味而已,就像品嘗咖啡,只是在聞空氣有多香,溫度燙不燙口,而不是咖啡的味道和層次如何.

這樣子,永遠只會是個小眾.

黃仁勳有一句名言,或者說,不算是名言,對我來說頂多算常識,「喜歡看別人成功」.

真正卓越的人,會造就卓越的環境,這是加法,不是減法,當然,批判和審美有助於使一個人或一個作品更加完善,去蕪存菁,使一個原石變得更美,但,這樣出自於人手的雕琢,絕非使每塊玉都變成是一樣的,像生產線上的罐頭,還以為是一種美好.

「對於現存之物的批判,這並非意味著對於個別想法或狀態做浮面的挑剔.」

很多高高在上的評價者,其實做的並不是批判,而是在發洩.

當對方遇到刁難或者感到敵意,回答「我如果有什麼不可以的地方我可以改啊,我可以學…」這是在擺低姿態,尋求寬恕,不是真的尋求你改變對方,當他這樣做的時候,還繼續冷酷的回應「我不想改變妳」、「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去改變別人」、「不要來咖啡廳想說當成夏令營」

老實說,有點得理不饒人,逼得人退無可退,要知道,對方好歹是認同你的地方,所以才來的.

這個女孩應該是找錯面試的地方了,這世界很大,台灣並不小,隨時有你一展長才之處,注意,不要因為這種冷漠對待而使自己越縮越小,失去理解他人的能力,而成為跟他們一樣的人.

從個性之中尋求利他的價值,從混亂之中尋求美感,獨特裡面找到秩序,這才是創業者或藝術家應該做的事.

至少我不會想去連拍肩都捨不得會覺得自己被me too的地方,在滿口內卷的老闆下面工作,brother.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阿烏拉喜歡神父 tomoyo的贊助

留言

熱門